[发明专利]防止压铸件内孔壁产生缩孔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9607.1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6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冉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百吉四兴压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00 | 分类号: | B22D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蒙捷 |
地址: | 400707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模 气缸 内孔壁 压铸件 动模 缩孔 竖直通孔 压铸模具 伸缩轴 增压板 合拢 底部连接 滑动配合 冷却成型 连通模腔 向下运动 液态金属 出气孔 浇口套 增压 缸体 浇道 卡盘 热节 射入 疏松 竖向 压铸 中压 气管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压铸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压铸件内孔壁产生缩孔的方法,包括:在定模的底部加工出若干连通模腔的竖直通孔,在定模的底部连接一块增压板,增压板的增压柱的上半部分滑动配合于竖直通孔内;将定模和动模合拢;将压铸模具固定在卡盘上;在缸体的上方设置一个气缸,气缸的伸缩轴竖向地朝向动模;气缸上设有一根气管;将高温的液态金属从定模的浇口套中压射入浇道;启动气缸,打开出气孔,气缸的伸缩轴向下运动然后作用在压铸模具上;将动模和定模分开。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压铸件在冷却成型过程中热节处出现疏松、缩孔现象,内孔壁处的致密度难以满足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压铸件内孔壁产生缩孔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压铸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压铸模具就是一种专门用于压铸的模具,定模和动模组成,是金属液开始进入压铸模模腔的部分,也是压铸模模腔的所在部分之一。定模上有直浇道直接与压铸机的喷嘴或压室连接。动模固定在压铸机的动模座板上,随动模座板向左、右移动与定模分开和合拢,一般抽芯和铸件顶出机构设在其内。
但是,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定模上的浇道较长,高温的液态金属的冷却凝固速度很快,在浇道中流动时,液态金属的温度已经明显降低,使得压室传递过来的压力无法维持到铸件的凝固终了,另外由于液态金属的外部是与模具表面发生接触的,这就使得外部的冷却速度要快于内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即热节处往往在内部,在铸件的热节处经常有疏松出现,如果后续加工内孔,往往会出现缩孔现象;另外,加工内孔后,内部的疏松组织就会在内孔壁暴露出来,内孔壁处的致密度难以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防止压铸件内孔壁产生缩孔的方法,以解决压铸件在冷却成型过程中热节处出现疏松、缩孔现象,内孔壁处的致密度难以满足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防止压铸件内孔壁产生缩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定模的底部加工出若干连通模腔的竖直通孔,在定模的底部连接一块增压板,增压板的表面上凸起有若干增压柱,增压柱的形状尺寸与竖直通孔的形状尺寸相同,增压柱的上半部分滑动配合于竖直通孔内,增压板与定模之间连接有弹簧;
2)将定模和动模合拢,使得在压铸模具内形成一个供铸件成形的模腔;
3)将压铸模具固定在卡盘上,卡盘的中央设有一个刚好供压铸模具穿过的通孔,压铸模具通过定模上的挂耳悬挂在卡盘的通孔中,将卡盘滑动连接在缸体中,使用凡士林将压铸模具和卡盘之间的缝隙密封起来;缸体中还滑动连接有一个隔板,隔板位于卡盘的下方,隔板将缸体的空腔分隔为上层空腔和下层空腔,缸体的底部设有关闭的出气孔和用于关闭出气孔的门体;
4)在缸体的上方设置一个充气缸体,充气缸体包括活塞,活塞的底部连接有压杆,充气缸体的底部设有压杆孔,压杆滑动配合在压杆孔内,压杆的底端从压杆孔伸出并朝向动模,充气缸体的上方设置一个气缸,气缸的伸缩轴与活塞顶部连接,充气缸体还连通有一根气管,气管远离充气缸体的一端连通缸体的下层空腔,缸体下层空腔为倒锥形,下层空腔内放置若干小球;
5)使用电感应加热装置对压铸模具进行预热,使得所述压铸模具的温度上升到180摄氏度;
6)将高温的液态金属以80-120MPa的压力从定模的浇口套中压射入浇道,然后持续对液态金属保持该压力,推动高温的液态金属以50m/s的冲填速度依次通过浇道和浇口填充到模腔中,直至液态金属充满模腔;
7)对模腔内部的液态金属进行持压,即在液态金属充满所述模腔后继续保持对模腔内液态金属施加80-120MPa的压力持续6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百吉四兴压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百吉四兴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96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