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泥土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6947.9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5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沈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市大众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B28C5/00;B28C5/16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44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泥土 制备工艺 生产成本低 复合土壤胶结料 植物纤维 粉煤灰 重量份 磷渣 粘土 组份 水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泥土及其制备工艺。它解决了现有混泥土需要使用大量的原料,生产成本低,且没有相应的制备工艺等技术问题。本混泥土,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水泥60~110份、粉煤灰20~50份、磷渣10~15份、植物纤维10~15份、粘土15~30份、复合土壤胶结料5~10份、助剂2~7份和水50~100份。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泥土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混泥土其实应该是混凝土。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混泥土【申请号:201510401542.4;公开号:CN 105130320A】。这种建筑用混泥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磷渣5-7份、粉煤灰3-4份、水泥1-2份、水料0.5-1份、碱类激发剂0.2-0.5份、发气剂0.1-0.2份和稻草1-3份。
该专利中公开的混泥土虽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是,该混泥土需要使用大量的原料,生产成本低,且没有相应的制备工艺,因此,设计出一种混泥土及其制备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混泥土,该混泥土具有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泥土,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水泥60~110份、粉煤灰20~50份、磷渣10~15份、植物纤维10~15份、粘土15~30份、复合土壤胶结料5~10份、助剂2~7份和水50~100份。
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如下:水泥90份、粉煤灰35份、磷渣12份、植物纤维13份、粘土22份、复合土壤胶结料7份、助剂3份和水70份。
所述植物纤维为稻草纤维、麦草纤维、大豆秸秆纤维中的一种。
所述助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混泥土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具有工艺简单的特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泥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取磷渣10~15份和粘土15~30份放入粉磨机中磨细,磨粉时间为12~20min,并用过滤网过滤;
b、取水泥60~110份、粉煤灰20~50份、植物纤维10~15份、及过滤过的磷渣10~15份和粘土15~30份、并加入水50~100份一起放入搅拌机内搅拌,搅拌温度为24~32℃,搅拌时间为18~26min;
c、在搅拌均匀的原材料中加入复合土壤胶结料5~10份和助剂2~7份,继续搅拌6~12min,制得混合物;
d、将步骤c中的混合物进行浇注,浇筑后在10~25℃的环境中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6天。
所述步骤a中稍微过滤网的孔径不大于3mm。
所述步骤b中的搅拌速度为1500~20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市大众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海宁市大众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69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