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机故障响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6388.1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3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章勇;赵兴;鞠孟汐;李泽禹;王伟;刘圣蓉;田健;林金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45/00 | 分类号: | B64D45/00;B64D17/8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40006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状态 螺旋桨 电量 双向连接 处理器 状态检测模块 故障响应 缓冲装置 检测模块 陀螺仪 降落 电源 降落伞 保障安全 飞行距离 工作效率 气流检测 牵引机构 实时计算 飞行 检测端 控制端 缓冲 失灵 | ||
1.一种无人机故障响应系统,包括陀螺仪、螺旋桨和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人机处理器,根据无人机的故障选择故障应对策略,并将故障应对策略发送至对应机构,令无人机就近降落或紧急降落;
电量检测机构,实时检测或周期性检测无人机剩余电量是否满足飞行计划,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无人机处理器;
飞行状态检测机构,实时检测无人机的飞行器件是否故障、飞行环境是否影响无人机难以继续飞行,并将检测情况发送给无人机处理器;
所述飞行状态检测机构包括螺旋桨状态检测模块、飞行仪态检测模块、气流检测模块;
降落缓冲装置,当需要紧急停飞时受无人机处理器控制打开,令无人机下落获得缓冲,避免无人机摔坏;
所述电量检测机构、飞行状态检测机构分别连接无人机处理器的检测端组,所述无人机处理器的控制端连接降落缓冲装置;
所述电量检测机构与电源双向连接,所述螺旋桨状态检测模块与螺旋桨双向连接,所述飞行仪态检测模块与陀螺仪双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故障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落缓冲装置设置在无人机身顶部的腔体(1)中,包括该腔体(1)内折叠放置的降落伞(2),所述腔体(1)设置有降落伞(2)的牵引机构(3),该牵引机构(3)引导所述降落伞(2)的伞体快速打开,所述腔体(1)顶部设置有腔门(4),该腔门(4)由无人机处理器控制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故障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3)为固定在腔门(4)上的勾爪(31),所述勾爪(31)的爪部勾住降落伞(2)的伞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故障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落伞(2)的伞体表面连接有一个小型氦气球(21),所述小型氦气球(21)由勾爪(31)夹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故障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3)为牵引气球(32),所述牵引气球(32)内充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所述牵引气球(32)连接降落伞(2)的伞体。
6.根据权2-5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故障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门(4)的一侧为铰接侧与腔体(1)相铰接,另一侧为开合侧与腔体(1)贴合;
其中,铰接侧与腔体(1)经扭簧(11)连接,开合侧由腔体(1)的锁扣机构(12)锁定位置,该锁扣机构(12)连接无人机处理器并受无人机处理器控制开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故障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机构(12)为扭转卡栓,所述扭转卡栓卡挡腔门(4)的开合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故障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3)为设置在腔体(1)顶部外表面的2个平滑的突出部(33),所述腔门(4)位于2个突出部(3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故障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门(4)的边缘与腔体(1)贴合;
所述腔体(1)侧壁或底部还设置有气孔(13),该气孔(13)有气门,所述气门连接无人机处理器并受无人机处理器控制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63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防坠落系统
- 下一篇:无人机紧急迫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