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渣回收设备及铝渣回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5265.6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0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崔立新;赵晓光;成凯;马维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2B21/00;B09B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于晓晓 |
地址: | 25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渣回收 无害化处理 铝渣 离心分离处理 回收工艺 挤压处理 回收 盐熔剂 回收率 加热 污染 | ||
本发明属于铝渣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渣回收设备及铝渣回收工艺。本发明所述的铝渣回收设备可实现对铝渣进行挤压处理、加热离心分离处理两步回收,使铝渣回收更加彻底,而且还能实现对渣灰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渣灰对环境造成危害。本发明所述的铝渣回收工艺经过两次回收工艺,铝渣内的铝被彻底回收,其回收率高达93%,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大大节省了铝资源,而且不使用盐熔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最后对渣灰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大大减少渣灰内的有害物质,减少了渣灰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渣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渣回收设备及铝渣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对于金属铝及铝合金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铝及铝合金在建筑业、航空、电力输送、汽车制造、家用电器等领域都被大量使用,随着铝合金深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铝合金加工企业在铝合金熔炼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铝渣,铝渣作为一种重要的铝二次资源,其中金属铝的含量达到20%~ 60%。这些废铝渣通常被企业当作工业垃圾处理,既污染了环境又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即使有部分企业对废铝渣进行回收,也因其工艺不成熟、回收率低并造成二次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研制出一种铝渣回收设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铝渣回收设备,包括一次回收设备、二次回收设备和渣灰处理处理设备,所述一次回收设备包括压渣箱,所述压渣箱上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压板,所述压板上方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压头,所述压头与液压机连接,所述压头在液压机的作用下可向下对压板施压,所述压渣箱的下底面设置有供铝液通过的通孔,所述压渣箱的下方设置有铝液收集箱;所述二次回收设备包括加热炉,所述压渣箱内的铝渣通过传送装置输送入加热炉的进料口,所述加热炉的出料口与离心机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渣灰处理处理设备包括搅拌反应釜,所述离心机内剩余的铝渣通过传送装置输送入搅拌反应釜的进料口,所述搅拌反应釜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固液分离器连接,所述固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通过管道与废液处理容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固液分离器内的固体通过传送装置输送入干燥器内。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反应釜的搅拌杆上在不同高度交错设置有搅拌桨,所述搅拌反应釜的底部设置为向下凹的圆弧形,所述搅拌杆下部设置有扇形刮壁叶片。
作为优选,所述废液处理容器上设置有盐酸容器,所述盐酸容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废液处理容器上的进液口连通。
所述搅拌反应釜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废气处理装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铝渣回收工艺,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铝渣回收工艺,利用上述任一所述的铝渣回收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1)一次回收:将从熔炉中取出的铝渣加入到压渣箱内,然后启动液压机,使压头在液压机的作用下向下对压板施压以挤压铝渣,铝渣内的铝液通过下底面的通孔流入铝液收集箱内,然后回流到熔炉中继续利用;
(2)二次回收:将步骤1剩余的铝渣从压渣箱内取出,然后通过传送装置输送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至700-850℃,保温30-60min后,将其转移至离心机进行分离,分离出的铝液回流到熔炉中继续利用,剩余的渣灰备用;
(3)渣灰无害化处理:将步骤2剩余的渣灰通过传送装置输送入搅拌反应釜内,然后加入80-100℃的热水,搅拌反应3-5h,然后打开搅拌反应釜的出料阀,使混合浆液进入固液分离器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分离出的液体排入废液处理容器内进行处理后排出,分离出的固体送入干燥器内进行干燥。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热水与渣灰的重量比为10-15: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铝渣回收设备可实现对铝渣进行挤压处理、加热离心分离处理两步回收,使铝渣回收更加彻底,而且还能实现对渣灰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渣灰对环境造成危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52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