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2365.3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4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田;季梅;谢喜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70;A61K39/00;A61P25/28;A61P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组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重组蛋白包括Tau蛋白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本发明采用Tau294‑305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进行重组,融合表达的T294‑HBc自组装成表面展示Tau294‑305的HBc嵌合病毒样颗粒,该疫苗均一性好、制备简单、免疫原性强、副作用较小,在Tau病变引起的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皮质基底节变性、皮克氏病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痴呆症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重组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Tau蛋白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重组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皮质基底节变性、皮克氏病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是主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可引起痴呆等症状。2015年全球痴呆症患者约4680万,到2050年患者的数量预计将达到1.135亿(World Alzheimer Report 2016:Improving healthcare forpeople living with dementia.)。其中,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神经元丢失、神经元内过度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聚集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外β淀粉样蛋白聚集沉积形成老年斑。额颞叶痴呆主要是由大脑颞叶和额叶的进行性退化引起的,患者在决策、行为控制、情感和语言等方面表现出障碍。研究表明,与β淀粉样蛋白斑块不同,Tau蛋白形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的数量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缺陷呈正相关(R.D.Terry.Neuropathological changes in Alzheimer disease.Prog.Brain Res.,101,383-390(2004);M.Goedert.Tau protein and neurodegeneration.Semin.CellDev.Biol.,15,45-49(2004))。由Tau样病变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皮质基底节变性、皮克氏病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疾病不具有β淀粉样蛋白聚集沉积的病理特征;Tau基因突变(如P301S,P301L)可引起某些形式的额颞叶痴呆(FTD),即单独的Tau功能障碍足以引起神经变性。目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主要为胆碱酯酶抑制剂和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然而,这些药物并不能阻止疾病的恶化。
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脑脊液中存在截短的Tau蛋白(151-391/4R),与全长的Tau蛋白(2N/4R)相比,截短的Tau蛋白具有不同的构象,可形成寡聚体和纤维,引发神经元凋亡和星形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B.Kovacech,etal.Transition of tau protein from disordered to misordered in Alzheimer'sdisease.Neurodegener.Dis.,7,24-27(2010);N.Zilka,et al.Truncated tau from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 suffices to drive neurofibrillary degenerationin vivo.FEBS Lett.,580,3582-3588(2006);T.Wisniewski,et al.Immunotherapeuticapproach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Neuron,85,1162-1176(2015))。目前,靶向Tau蛋白的免疫治疗成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截短的Tau蛋白有望成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靶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23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