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蛋黄酥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0312.8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9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勇;罗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采芝斋食品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D13/14 | 分类号: | A21D13/14;A21D13/13;A21D13/068;A21D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戴锦跃 |
地址: | 31140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蛋黄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黄酥及其制作工艺,蛋黄酥包括面皮及包裹在面皮内的芯层,蛋黄酥中面皮与芯层的重量份数比为1.1‑1.2:1;面皮通过水油皮层包裹在酥层外部,经过反复压平和对折的操作制得;水油皮层包括:高筋粉246‑259份;低筋粉246‑259份;起酥油188‑206份;白砂糖粉90‑108份;水185‑205份;酥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低筋粉250‑270份;起酥油125‑138份;芯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酒0.3‑0.6份;咸鸭蛋黄10‑12份;馅料18‑20份;芯层中,馅料包括红豆沙馅、莲蓉馅、牛肉馅中的一种。蛋黄酥具有面皮层次感分明,口感松软、有韧性,且不粘牙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糕点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蛋黄酥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蛋黄酥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糕点食品,不但营养丰富。而且酥香有特色,现有技术的蛋黄酥口感僵硬、易粘牙、且含蔗糖,不适于血糖、尿糖高以及肥胖的人群食用。
申请公布号为CN106852356A、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06月16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红豆沙蛋黄酥,包括面皮、酥皮以及馅料,所述的面皮由水油皮构成,所述的水油皮包括低筋粉995-1005克、白砂糖148-152克、食盐4-6克、水399-401克、发酵奶油249-
251克,所述酥皮由酥油349-351克、低筋粉698-702克构成,所述的馅料由以下的原料配制而成:红豆沙400-500克、咸蛋黄14-16份。
现有技术中的水油皮采用低筋粉、白砂糖、食盐、水、发酵奶油制成,且馅料由红豆沙、咸蛋黄,虽然形成的先有技术具有较高的营养,但其中的水油皮会出现口感过软的现象,且红豆沙的用量远大于咸蛋黄的用量,因此,造成现有技术的口感过软,易粘牙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蛋黄酥,蛋黄酥具有口感松软且有韧性、不粘牙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蛋黄酥,包括面皮以及包裹在面皮内的芯层,所述蛋黄酥中面皮与芯层的重量份数比为1.1-1.2:1;所述面皮通过水油皮层包裹在酥层外部,经过反复压平和对折的操作制得;所述水油皮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
高筋粉246-259份;
低筋粉246-259份;
起酥油188-206份;
白砂糖粉90-108份;
水185-205份;
所述酥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
低筋粉250-270份;
起酥油125-138份;
所述芯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
酒0.3-0.6份;
咸鸭蛋黄10-12份;
馅料18-20份;
所述芯层中,馅料包括红豆沙馅、莲蓉馅、牛肉馅中的一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油皮层中,高筋粉和低筋粉相互配合,再加上起酥油和水对高筋粉、低筋粉之间的调和,从而有助于使形成的水油皮层具有柔软但不失韧性的优点。水油皮层中的白砂糖粉可增加甜味,并有助于锁住水油皮层中的水分,使水油皮层的色泽较白,质感松软有韧性,且不易变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采芝斋食品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采芝斋食品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03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