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个基于MIMO Y信道物理层简易网络编码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5439.0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6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辉;张明武;张媛媛;舒红章;袁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56 | 分类号: | H04B7/0456;H04B7/045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魏波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个 基于 mimo 信道 物理层 简易 网络 编码 系统 方法 | ||
1.一个基于MIMO Y信道物理层简易网络编码方法,采用基于MIMO Y信道物理层简易网络编码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在一个两跳、多用户、多天线MIMO Y信道中,有且仅有一个N天线的中继结点Relay,有K个有Mi天线的互信息用户节点Useri,i=1,...,K;所有通信经由Relay实现,通信表现在两种信道中,一是多用户接入信道,记为MAC,一是广播信道,记为BC;在MAC中,所有用户节点Useri将信息传送给Relay;在BC中,Relay将重编码信息发送到Useri;在MAC向BC转发过程中,Relay基于互信息关系矩阵、全局信道信息矩阵、系统约定的用户节点预编码及解码规则,通过网络编码转换,实现通信;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MAC阶段,用户进行网络预编码;
具体实现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1.1:通过训练序列,Relay获得所有信道信息估计,获得系统物理层互信息关系矩阵A,以及预编解码及解码规则f1.2及f3.1;并且分发A及编解码规则f1.2、f3.1给所有用户;当网络拓扑不变,预编码及解码规则不变时,初始化步骤1.1只用在第一次运行;Useri信道估计训练序列选择在MAC,BC阶段携带完成;
步骤1.2:用户Useri根据Relay发布的物理层互信息关系矩阵A,利用事先约定的优化编码规则函数f1.2,A以及Useri在A中对应的惟一节点位置编号mi作为参数,得到其全局预编码矩阵Vi,Vi←f1.2(A,mi);
步骤1.3:用户Useri根据其预编码矩阵Vi,及Useri准备给其他所有用户发送的信息生成预编码后的全局信息矩阵Xi=ViSi;其中指第i个用户Useri准备给其他除i以外的所有用户∑i发送的信息;
步骤1.4:在MAC信道,所有用户Useri,i=1,...,K,按统一时间节拍将各自的xi发送到Relay;
步骤2:在MAC阶段向BC阶段转化中,Relay进行全局网络重编码;
具体实现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2.1:Relay接收所有用户发送的Xi经信道变换后的叠加输出YR,即其中Hi,R指从第i个用户Useri到中继节点的Relay的信道增益;
步骤2.2:Relay根据获得所有信道信息估计,包括MAC全局信道信息H∑,R、BC信道的全局信道信息HR,∑、系统物理层互信息关系矩阵A,以及预编解码及解码规则f1.2及f3.1,生成Vi←f1.2(A,mi),i=1,…,K,计算Relay互信息编码转换矩阵F←f2.1(A,f1.2,H∑,R,HR,∑);
步骤2.3:基于Relay互信息编码转换矩阵F,通过从MA信道接收到的信息YR,生成广播信息XR=FYR,并在BC信道广播信息XR;
步骤3:在BC阶段,用户按网络编码解码矩阵生成规则生成全局接收解码矩阵,并得到所有节点发往用户Useri的信息估计
具体实现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3.1:用户Useri根据Relay发布的系统物理层互信息关系矩阵A、解码规则f3.1,形成全局接收解码矩阵Wi←f3.1(A,mi);其中,mi是Useri在A中对应的惟一节点位置编号;
步骤3.2:用户Useri基于Wi解码接收到的XR样本,得到所用其他用户给用户Useri信息估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IMO Y信道物理层简易网络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F←f2.1(A,f1.2,H∑,R,HR,∑)计算规则为:
所述方法存在准则是:及存在;其中P+表示是矩阵P的广义逆;是由与系统物理层互信息关系矩阵A描述次序相同的用户对应的,全局接收解码矩阵Wi序列形成的对角阵;是由与系统物理层互信息关系矩阵A描述次序相同的用户对应的,全局预编码矩阵Vi序列形成的对角阵;HR,Σ,HΣ,R分别是BC及MAC全局信道信息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54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