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改性对二甲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5022.4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9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琪;凌荣根;庞学松;范艳苹;胡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G63/183 | 分类号: | C08G63/183;C08G63/78;C08K7/08;C08K3/22;C08K3/36;C08K3/32;D01F1/10;D01F6/8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侯桂丽 |
地址: | 312081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二甲苯 复合改性 抗菌改性剂 母液 制备 三氟乙酸水溶液 水溶液混合 抗菌功能 磷酸铝铬 邻二甲苯 六氟硅酸 六氟磷酸 研磨 磷酸钙 喷雾状 热反应 氧化镍 乙酰胺 助溶剂 晶须 磷氯 酸铬 煅烧 洗涤 过滤 | ||
一种复合改性对二甲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六氟硅酸铝、磷氯酸铬、氧化镍、磷酸钙晶须与三氟乙酸水溶液、六氟磷酸水溶液混合研磨后进行水热反应,然后经过滤,煅烧,洗涤,干燥制得专用抗菌改性剂;(2)将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乙酰胺助溶剂和步骤(1)所得专用抗菌改性剂、磷酸铝铬、白黑炭混合后分散,过滤,制得复合改性对二甲苯母液;(3)将步骤(2)所得复合改性对二甲苯母液呈喷雾状加入到对二甲苯中,制得所述复合改性对二甲苯。本发明的复合改性对二甲苯具有优异的抗菌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甲苯品种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改性对二甲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甲苯(dimethylbenzene)为无色透明液体;是苯环上两个氢被甲基取代的产物,存在邻、间、对三种异构体。在这三种二甲苯异构体中,对二甲苯具有最大的商业市场。对二甲苯(para-xylene),可缩写为“PX”,是苯的衍生物,重要的化工原料,无色液体,低温时成片状或柱状结晶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易燃。
在现有技术中,对二甲苯作为一种化工原料,一般主要通过改进链转移、歧化反应、异构化、吸附分离等工艺进行制备,如CN 101253136A、CN 101466655A、CN 102159674A等中公开的制备对二甲苯的方法。现有的对二甲苯的制备方法通常致力于提高对二甲苯的纯度,减少杂质的产生,很少有从下游产品应用的角度来考虑开发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对二甲苯。所以一直以来对二甲苯的产品单一,且几乎一成不变。此外,目前并没有关于如何开发具有抗老化功能的对二甲苯的报道。因此,开发直接用于合成抗老化材料的对二甲苯类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二甲苯作为石化工业主要的基本有机原料之一,主要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进而可以与二元醇等共聚制备合成树脂。合成树脂被制作成各种塑料制品和纺织用品,如可做衣服、饮料瓶、包装薄膜、型材等,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人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大量寄生在用合成树脂制备的生活物品中,如衣服、纺织品、塑料薄膜、家用器具等上,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合成树脂的抗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合成树脂的抗菌性能日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开发用于直接制备抗菌合成树脂的原料及上游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改性对二甲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在对二甲苯中复合抗菌剂来开发对二甲苯的新品种,从而达到改性对二甲苯对提升下游产品整体功能和品质效果目的。本发明中组合了六氟硅酸铝、磷氯酸铬、氧化镍、磷酸钙晶须与磷酸铝铬、白黑炭等改性剂,能够显著提升树脂的整体功能和品质效果,而不需要特别增加额外工艺过程来提高改性剂的分散性和相容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改性对二甲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六氟硅酸铝、磷氯酸铬、氧化镍、磷酸钙晶须与三氟乙酸水溶液、六氟磷酸水溶液混合研磨后进行水热反应,然后经过滤,煅烧,洗涤,干燥制得专用抗菌改性剂;
(2)将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乙酰胺助溶剂和步骤(1)所得专用抗菌改性剂、磷酸铝铬、白黑炭混合后分散,过滤,制得复合改性对二甲苯母液;
(3)将步骤(2)所得复合改性对二甲苯母液呈喷雾状加入到对二甲苯中,制得具有抗菌功能的复合改性对二甲苯。
磷氯酸铬中元素质量含量分别为:w(Cr)=17.7%,w(P)=10.5%,w(Cl)=12.2%,其余为水,组成相当于CrHPO4Cl·6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未经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50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掺杂改性PTA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杂化改性EG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