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2245.5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7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胜间田正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L3/02 | 分类号: | F01L3/02;F01L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王潇悦;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 ||
本发明的课题是促进从发动机阀向阀座的热移动,抑制燃烧室中的爆燃。解决手段是提供一种发动机阀,所述发动机阀的伞部具有面向内燃机的燃烧室的主面、和与阀座接触的阀面。发动机阀的轴部是沿发动机阀的移动方向延伸的部分。颈部是伞部和轴部之间的部分。轴部的材料为耐热钢。伞部的材料为热传导率比耐热钢高的高λ材料,例如铝、铝合金、钨钢、铬钢、低铬钢、低碳钢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用的发动机阀。
背景技术
作为与内燃机用的发动机阀(进气阀或排气阀)的材料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已知以下文献。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钛金属系的发动机阀。更详细而言,发动机阀主体由Ti-Al的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发动机阀的轴端部与凸轮(cam)接触,该轴端部由SUH3、SUH11等耐热钢形成。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进气阀。该进气阀的主体由铝合金形成。进气阀的伞部的阀面与阀座(valve seat)接触,在该阀面的表层部形成有热固化层。而且,在热固化层之下形成有包含强化元素(Ti、Cr、Ni、Cu、Mn、Fe、Co的任一种)的合金层。
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进气阀。该进气阀的骨架部和轴部由SUH3、SUH11等铁系材料形成。该骨架部所含的环部与阀座接触。另外,骨架部周围的部分由铝合金形成。
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排气阀。该排气阀的伞部由SUH1、SUH3等耐热钢形成。另外,该排气阀的轴部由钛或钛合金形成。而且,从轴部的大致整个面延伸到伞部的一部分形成有金属钼喷镀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447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625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62999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昭62-419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申请发明人着眼于以下方面。即,如果发动机阀的温度上升,则燃烧室中容易发生爆燃(knocking)。为了抑制爆燃,有效的是降低发动机阀的温度。并且,为了降低发动机阀的温度,有效的是使尽量多的热从发动机阀向阀座逸散。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从发动机阀到阀座的热移动并不足够。从发动机阀到阀座的热移动还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促进从发动机阀到阀座的热移动的技术。
本发明的一个观点中,提供一种内燃机用的发动机阀。
该发动机阀包括:
伞部,其具有面向内燃机的燃烧室的主面、和与阀座接触的阀面;
轴部,其沿发动机阀的移动方向延伸;以及
伞部和轴部之间的颈部。
轴部的材料是耐热钢。
伞部的材料是铝或铝合金。
本发明的其他观点中,提供一种内燃机用的发动机阀。
该发动机阀包括:
伞部,其具有面向内燃机的燃烧室的主面、和与阀座接触的阀面;
轴部,其沿发动机阀的移动方向延伸;以及
伞部和轴部之间的颈部。
轴部的材料是耐热钢。
伞部的材料是钨钢、铬钢、低铬钢和低碳钢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其他观点中,提供一种内燃机用的发动机阀。
该发动机阀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22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