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窒息式可移动隧道灭火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56252.4 | 申请日: | 2018-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5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齐群;李博;巩悦;张馨予;王利宝;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2C3/02 | 分类号: | A62C3/02;A62C2/06;A62C2/24;A62C37/00;A62C9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端梁 顶梁 隧道 可移动桥架 灭火装置 可移动 耐高温 火灾 导轨 窒息 充气式气囊装置 公路隧道 安全威胁 垂直设置 导轨移动 高温气体 平行设置 气囊设置 气体扩散 隧道断面 隧道内壁 有效控制 运营安全 气囊 火源 主梁 密封 土建 烟雾 滞留 机电 | ||
一种窒息式可移动隧道灭火装置,包括耐高温气囊和可移动桥架,隧道内壁上部设置有顶梁,顶梁上设置有两个端梁,两个端梁平行设置,端梁与顶梁垂直设置,两个端梁之间设置有主梁,可移动桥架包括导轨,端梁设置在导轨上,并能够沿导轨移动,耐高温气囊设置在主梁上。本发明提高了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性能,降低了火灾对隧道内滞留人员的安全威胁与对隧道机电、土建设施的破坏。本发明采用充气式气囊装置对火源两端隧道断面进行密封,隔绝火灾产生的高温气体和大量烟雾,可对火灾蔓延和有毒气体扩散进行有效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消防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窒息式可移动隧道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山区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得到大力发展,使得隧道建设数量与日俱增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交通火灾事故。而隧道内事故统计分析表明,无论是一般公路还是高速公路,直接或间接关于火灾的事故占有极大比例,且重、特大事故占极高比例。因此,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指导思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公路运营期减少、甚至避免类似的交通火灾事故是公路交通建设、管理、设计研究部门现阶段最为关注和迫切解决的问题。
由于隧道内空间狭长,窄小的特点,隧道火灾的发生导致隧道内温度骤高,由于隧道内风速较大,可燃物产生携带有毒气体的大量烟雾将从起火处迅速向四周扩散,不仅严重危害隧道内人员的生命安全,使救援难以及时到达,也对隧道主体及其附属设施造成严重破坏,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现有隧道消防措施主要是采用消防部门直接介入的方式,但往往不能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在火势较大的情况下,救援人员难以进入;采用隧道全长布置水喷淋的方式,过于依赖不断补充的消防用水,当水资源短缺时会对灭火造成致命的阻碍,尤其在西北部干旱山区地带,消防用水十分紧缺;设置喷淋装置的实用性不强,难以保证质量且经济负担严重,所以有必要提出一个统筹实际、可靠、经济、高效的隧道灭火装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窒息式可移动隧道灭火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窒息式可移动隧道灭火装置,包括耐高温气囊和可移动桥架,隧道内壁上部设置有顶梁,顶梁上设置有两个端梁,两个端梁平行设置,端梁与顶梁垂直设置,两个端梁之间设置有主梁,可移动桥架包括导轨,端梁设置在导轨上,并能够沿导轨移动,耐高温气囊设置在主梁上。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主梁与端梁采用螺栓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导轨和主梁均为工字型钢。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端梁的中部设置有凹型卡槽,通过端梁的凹型卡槽与导轨的工字型钢的下翼板的卡接,实现端梁与导轨的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端梁一侧设置有步进电机、红外监控装置以及鼓风装置;端梁的每侧设置有两个滑轮,分别为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以及第四滑轮,其中,第一滑轮与第三滑轮设置在端梁一侧,第二滑轮和第四滑轮设置在端梁另一侧,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通过轴相连,第三滑轮与第四滑轮通过轴相连,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滑轮相连,第一滑轮转动时,带动第二滑轮转动,从而带动端梁移动,端梁移动带动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转动。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顶梁中部设置有空气压力传感器,根据压力传感器采集的耐高温气囊内部的压力阈值控制鼓风装置是否运行,当设置压力阈值为1~1.5MPa,则当压力大于1.5MPa,鼓风装置停止工作;当压力小于1MPa,鼓风装置开始工作。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耐高温气囊包括能够充气的防火布,防火布内设置有能够折叠的可伸缩支撑构架。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可伸缩支撑构架包括若干铰接的高强钢条,高强钢条采用40cr型薄板钢,厚度为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562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隧道综合消防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公交灭火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