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2262.2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8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和;吴嘉南;牛永武;舒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9/30 | 分类号: | A23L29/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自军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糖 包裹 甘露 赤藓糖 脂质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包括脂质体载体,包封于脂质体载体内的脂溶性活性物质和包裹于脂质体载体外的壳聚糖。本发明以甘露糖赤藓糖醇脂和大豆卵磷脂自组装制备脂质体载体,用于包封脂溶性活性物质,并以壳聚糖包裹在外层,得到的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粘膜粘附性和稳定性,安全性较高,对脂溶性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包封率,且能增强其抗氧化活性。所用的材料安全无毒,载体的制备过程无需借助其他助剂,其方法简单可行,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材料与食品添加剂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定义,其中除了满足人们的基本能量和营养需求外,还应包括增强身心健康的功能效应。然而,生物活性物质通常对氧化,消化或其他反应敏感。因此,对生物活性化物质的递送系统的开发正在变得原来越重要。
脂质体由于其能够阿伯在物质的广泛性,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前景的递送系统,并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生物和制药研究和工业。在药物领域,脂质体可降低治疗剂的毒性,靶向针对特定的器官或部位,并增加药物对某些组织的渗透。此外,脂质体在生物相容性,无免疫原性,大分子负载能力和加载水溶性和脂溶性化合物方面优于其它体系。尤其对于疏水剂,脂质体中的包封可以显著增加其水溶性。在食品研究和工业领域,脂质体已被用于传递风味物质,酶,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还被用于防止食物的腐败。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多种微生物产生的两亲性化合物,已被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制药,石化,环保等多个领域。甘露糖赤藓糖醇脂是含亲水部分4-O-β-D-吡喃甘露糖基-赤藓糖醇和疏水部分脂肪酸和乙酰基的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甘露糖赤藓糖醇酯分为具有不同乙酰基和脂肪酸的四种化学结构,即A,B,C和D型。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可生物降解性,稳定性和乳化能力优异。有趣的是,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能够诱导人类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和大鼠嗜铬细胞瘤的细胞凋亡和细胞分化。另外,甘露糖赤藓糖醇脂具有抗氧化和抗菌作用。特别的,含有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脂质体能提高基因转染效率,增强细胞融合和膜融合。有文献报道,人造卵磷脂DLPC和A型甘露糖赤藓糖醇脂可以组装脂质体。
使用生物高分子物质包裹脂质体不仅可以获得更高的稳定性和更长的贮藏期限,而且还可以使脂质体不易在胃酸性环境和胃及小肠中的酶消化作用下受损。由β-1,4-连接的2-乙酰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和2-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单元组成的壳聚糖是可生物降解的,生物相容的和粘膜粘附的生物高分子物质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粘膜粘附性和稳定性,安全性较高,对脂溶性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包封率,且能增强其抗氧化活性。
一种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包括脂质体载体,包封于脂质体载体内的脂溶性活性物质和包裹于脂质体载体外的壳聚糖;
其中,所述脂质体载体由甘露糖赤藓糖醇脂和大豆卵磷脂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制成。
壳聚糖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和粘膜粘附性较好,经壳聚糖包裹的脂质体可延长脂质体在胃肠道中的滞留并改善脂质体对黏膜的渗透,促进吸收。壳聚糖包裹还可提高脂质体的稳定性、包封率和抗氧化活性。
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EL-A)是一种天然生物表面活性剂,既有优良的表面性能,又易于在环境中被生物降解;大豆卵磷脂为混合磷脂(主要含有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磷酯酰丝氨酸、磷脂酸及其他磷脂等),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相比合成磷脂(DLPC),大豆卵磷脂安全性更好,能够大量应用于食品中,且其成本较低,适用于食品体系中递送活性物质的脂质体制备。MEL-A与大豆卵磷脂自组装得到的脂载体,粒径分布更加均匀,稳定性更好,能作为许多疏水性及不稳定性活性成分的载体,解决脂溶性活性物质的水溶性与载运难题。
作为优选,所述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主要分子量分布在550-6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22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增稠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健产品及其制备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