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42262.2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8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和;吴嘉南;牛永武;舒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9/30 | 分类号: | A23L29/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自军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糖 包裹 甘露 赤藓糖 脂质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脂质体载体,包封于脂质体载体内的脂溶性活性物质和包裹于脂质体载体外的壳聚糖;
所述脂溶性活性物质为白桦脂酸;所述白桦脂酸在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中的用量为0.03-0.05 mg/mL;
其中,所述脂质体载体由甘露糖赤藓糖醇脂和大豆卵磷脂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主要分子量分布在550-6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卵磷脂的纯度在95%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甘露糖赤藓糖醇脂和大豆卵磷脂的质量比为1:10-1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甘露糖赤藓糖醇脂和大豆卵磷脂在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中的总浓度为0.25-1.0 mg/m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脂溶性活性物质为白桦脂酸、维生素E、α-亚麻酸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为真菌壳聚糖,为从野生柴达木大肥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在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中的用量为0.05-3 mg/mL。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甘露糖赤藓糖醇脂、大豆卵磷脂和脂溶性活性物质分别溶于氯仿得到溶液,将三种溶液混合均匀,在减压条件下旋转蒸发成膜,避光静置除去有机溶剂;然后加入蒸馏水,混匀,超声,静置,得到脂质体悬浮液;
(2)将壳聚糖溶于乙酸得到壳聚糖溶液,然后以边滴加边搅拌的方式加入到步骤(1)制得的脂质体悬浮液中,室温搅拌0.5-1.5 h,然后于4℃下孵育过夜,得到壳聚糖包裹的甘露糖赤藓糖醇脂脂质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226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增稠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健产品及其制备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