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电控制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40977.4 | 申请日: | 2018-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6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加;黄荣胜;何申文;夏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航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7/06 | 分类号: | B60T7/06;B60T7/12;B60T13/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电机 控制系统 汽车电控 踏板支架 制动拉索 制动装置 导向轮 支撑面 行车事故 电控制动系统 辅助制动系统 保障车辆 监控状态 紧急制动 突发事件 制动解除 制动开关 制动踏板 制动系统 自动回位 固定件 牵引端 制动力 传感器 软轴 支撑 转轴 路况 突变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电控制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以及制动电机,第一支撑面上安装有制动开关和第一踏板支架,第二支撑面上安装有制动系统、导向轮以及固定件,制动电机的转轴牵引端连接有制动拉索,制动电机通过车辆的控制系统控制开关,车辆的控制系统连接有传感器;本发明设计简单、合理,当由于路况突变或其它突发事件需要进行紧急制动时,如驾驶员未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时,电控制动系统自动介入,通过制动电机拉动制动拉索,并通过软轴、导向轮、第二踏板支架的作用,带动制动踏板运动,形成制动力,当制动解除后,辅助制动系统自动回位,再次回到监控状态,防止出现行车事故,保障车辆运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驾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汽车的制动系统,更具体的是一种汽车电控制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不断。在行车过程中,由于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或对前方目标的判断失误,导致车辆制动不及时发生追尾或与前车碰撞造成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在智能控制电子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安全辅助驾驶系统越来越多的在汽车上得到了应用。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及车辆状态,系统及时介入控制车辆行驶,保障了行车的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控制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制动电机配合控制系统对制动踏板进行控制,解决了发生突发状况时,驾驶员未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导致事故发生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电控制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以及制动电机,第一支撑面上安装有制动开关和第一踏板支架,第二支撑面上安装有制动系统、导向轮以及固定件,制动电机的转轴牵引端连接有制动拉索,制动电机通过车辆的控制系统控制开关,车辆的控制系统连接有传感器;
所述第一踏板支架上铰接安装有制动踏板,制动踏板与制动开关固定相连;
所述制动踏板的中间支点上连接有制动推杆,制动推杆与制动系统相连;
所述制动踏板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二踏板支架,第二踏板支架通过制动拉索与导向轮连接,导向轮通过制动拉索连接有软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制动电机工作时,制动电机的转轴牵引端进行转动,将制动拉索收紧,制动拉索在软轴以及导向轮的固定作用下,做往复运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轴为中空结构,制动拉索穿过软轴的内部并连接到制动电机,软轴安装在固定件和制动电机的转轴牵引端之间。
一种汽车电控制动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当驾驶员在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踏板向前运动,压在制动开关上的压片脱离,制动灯开关接通,对后方车辆进行示警,制动踏板向前运动的同时,带动制动推杆向前运动,形成制动压力,驱动制动系统工作;
步骤二:车辆在正常行驶时,传感器感知车辆状态和环境状态,当前方有紧急情况下,驾驶员响应不及时而未采取措施时,车辆的控制系统控制制动电机通电后开始工作,制动电机拉动制动拉索,在软轴、导向轮以及第二踏板支架的固定作用下,制动拉索拉动制动踏板向前运动,制动灯开关接通,制动系统开始工作;
步骤三:当路况正常时,车辆的控制系统将制动电机断电,制动拉索的拉力得到释放,制动踏板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原始位置,制动系统停止工作,制得灯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航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航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09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