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沉水自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40705.4 | 申请日: | 2018-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9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渊;何丽娜;何宗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随州市珠峰钢构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S9/02 | 分类号: | B60S9/02;B60R16/023;B60R21/02;B60Q9/00;A62B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救装置 汽车 气囊 无线信号发送器 水感应开关 车轮 气阀 汽车引擎盖 快速逃生 后车窗 浮起 充气 连通 爆破 轮胎 玻璃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沉水自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汽车沉水自救装置包括:设在汽车引擎盖下方的水感应开关、与所述水感应开关相连的无线信号发送器以及分别对应设于所述汽车四个车轮处的四个气囊,在每个所述气囊与其对应的车轮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气囊与其对应的车轮的轮胎连通的气阀,所述气阀与所述无线信号发送器相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沉水自救装置及方法,能在汽车短暂的沉水过程中,自动将气囊充气,让汽车浮起;同时,在汽车不能顺利浮出时,还可实现沉水后车窗玻璃自动爆破,方便驾乘人员快速逃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沉水自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成为常用的交通工具已日益普及到千家万户,给人们带来了很大方便,但同时也有很多驾乘人员由于驾驶水平及对路况不熟悉等原因导致汽车冲入江、湖、池塘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汽车的安全防护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汽车给人们带来的不幸有很多种,最让人躲避不及的是汽车沉水后,在水的压力下,车门及玻璃一时无法打开,遇到这种情况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目前汽车沉水自救装置中,一般需额外气囊充气装置,且汽车浮起速度较慢,且当汽车不能顺利浮起时未将汽车玻璃爆破技术融入其中,故需要设计一种能在汽车意外沉水时,方便迅速地使汽车浮起,并且当汽车不能顺利浮起时,汽车车门玻璃能及时爆破的装置及方法,保证驾乘人员安全并快速逃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汽车沉水自救装置灵敏性不够且存在误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沉水自救装置,包括:设在汽车引擎盖下方的水感应开关2、与所述水感应开关2相连的无线信号发送器3以及分别对应设于所述汽车四个车轮处的四个气囊5,在每个所述气囊5与其对应的车轮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气囊5与其对应的车轮的轮胎连通的气阀4,所述气阀4与所述无线信号发送器3相连。
优选地,本发明汽车沉水自救装置还包括:备胎、气管8、用于控制所述备胎和所述气管8连通的备胎气阀6、浮球7和信号灯报警器9;所述备胎气阀6、气管8和浮球7依次连接,所述信号灯报警器9与所述水感应开关2连接,设在所述浮球7顶端,所述备胎气阀6通过有线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水感应开关2连接。
优选地,本发明汽车沉水自救装置还包括:吸氧口罩10和与所述吸氧口罩10连通的吸氧进气管,所述吸氧进气管的进气端设在所述浮球7顶端。
优选地,本发明汽车沉水自救装置还包括:气泵12、气泵延时开关11、与所述气泵连接的气泵进气管、分别设于左右踏板处的左右踏板气囊131以及设在汽车前盖的前气囊132,所述气泵进气管的进气端设在所述浮球7顶端,所述气泵12通过所述气泵延时开关11与所述水感应开关2相连,所述气泵12分别与所述左右踏板气囊131和所述前气囊132连通。
优选地,本发明汽车沉水自救装置还包括:所述气泵12通过三个独立的排气口分别与所述左右踏板气囊131和所述前气囊132连通。
优选地,本发明汽车沉水自救装置还包括:用于给所述水感应开关2提供电源的电瓶1,所述电源为防水封闭连接点。
优选地,本汽车沉水自救装置还包括:设于汽车车门玻璃处的引爆器16和用于控制所述引爆器16开关状态的引爆延时开关14,所述引爆延时开关14与所述水感应开关2相连。
优选地,本汽车沉水自救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水感应开关2与所述引爆延时开关14的连接状态的手动引爆开关15。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的一种汽车沉水自救装置进行沉水自救方法,包括:
所述气阀4接收到设在汽车引擎盖下方的所述水感应开关2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器3发送的汽车沉水信号后,使所述气囊5与其对应的车轮的轮胎连通,使所述轮胎向所述气囊5充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随州市珠峰钢构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随州市珠峰钢构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07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