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外壳和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0587.7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8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达内什·M·K;张洪波;里卡多·罗布内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连印度私有有限公司;泰科电子(安普)意大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6 | 分类号: | H01R13/516;H01R13/63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赵荣岗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扣件 按压 延伸部 解锁 连接器外壳 按下 连接器 配对连接器 导电端子 壳体 锁扣 容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外壳,可容纳至少一个导电端子。在所述外壳的顶面上并排地设置有适于锁扣至配对连接器的壳体上的第一锁扣件和第二锁扣件,所述第一和第二锁扣件分别具有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可通过按下所述第一和第二按压部使所述第一和第二锁扣件解锁。所述第一和第二按压部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和第二延伸部彼此相邻。因此,操作者的单个手指可同时按压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延伸部上,从而可通过单个手指同时按下所述第一和第二按压部,以使所述第一和第二锁扣件同时解锁。因此,本发明降低了锁扣件的解锁难度,提高了锁扣件的解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外壳和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锁扣件的连接器外壳和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通常包括壳体和容纳在壳体中的导电端子。通常,在该连接器的壳体上设置有适于锁扣至配对连接器的壳体上的锁扣件。当该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对配在一起时,该锁扣件与配对连接器的外壳锁扣在一起,从而将该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锁扣在一起。在需要将该连接器从配对连接器上拔出时,操作者需要先按下锁扣件的按压部使锁扣件解锁,然后才能将该连接器从配对连接器上拔出。
在现有技术中,锁扣件的按压部的宽度尺寸非常小,操作者在看不到锁扣件的情况下操作时,即盲操作时,操作者的单个手指很难一下子摸到锁扣件的按压部,给锁扣件的解锁操作带来困难。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有时需要在连接器的壳体上并排设置两个锁扣件,通常,两个锁扣件的按压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操作者的单个手指的宽度,使得操作者不能通过单个手指同时按下两个锁扣件的按压部,这也给锁扣件的解锁操作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外壳,可容纳至少一个导电端子。在所述外壳的顶面上并排地设置有适于锁扣至配对连接器的壳体上的第一锁扣件和第二锁扣件,所述第一和第二锁扣件分别具有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可通过按下所述第一和第二按压部使所述第一和第二锁扣件解锁,所述第一和第二按压部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和第二延伸部彼此相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操作者的单个手指可同时按压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延伸部上,从而可通过单个手指同时按下所述第一和第二按压部,以使所述第一和第二锁扣件同时解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操作者的单个手指的宽度;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操作者的单个手指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之间的间距大于30mm;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的间距小于30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之间的间距大于40mm;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的间距小于20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锁扣件和所述第二锁扣件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顶面上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锁扣件包括:第一臂部,沿所述外壳的纵向水平延伸;和第一弹性支撑部,连接在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外壳的顶面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臂部悬空地支撑在所述外壳的顶面上,所述第一臂部的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的前方的部分作为第一锁扣部,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的后方的部分作为所述第一按压部,在所述第一锁扣部的前端形成有第一卡钩,所述第一卡钩适于与所述配对连接器的壳体上的第一凸起部锁扣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连印度私有有限公司;泰科电子(安普)意大利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连印度私有有限公司;泰科电子(安普)意大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05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