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外壳和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40587.7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8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达内什·M·K;张洪波;里卡多·罗布内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连印度私有有限公司;泰科电子(安普)意大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6 | 分类号: | H01R13/516;H01R13/63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赵荣岗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扣件 按压 延伸部 解锁 连接器外壳 按下 连接器 配对连接器 导电端子 壳体 锁扣 容纳 | ||
1.一种连接器外壳,
可容纳至少一个导电端子,
在所述外壳(100)的顶面(101)上并排地设置有适于锁扣至配对连接器的壳体(200)上的第一锁扣件(1)和第二锁扣件(2),
所述第一和第二锁扣件(1、2)分别具有第一按压部(12)和第二按压部(22),可通过按下所述第一和第二按压部(12、22)使所述第一和第二锁扣件(1、2)解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和第二按压部(12、22)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延伸部(12E)和第二延伸部(22E),所述第一和第二延伸部(12E、22E)彼此相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
操作者的单个手指可同时按压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延伸部(12E、22E)上,从而可通过单个手指同时按下所述第一和第二按压部(12、22),以使所述第一和第二锁扣件(1、2)同时解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按压部(12)和所述第二按压部(22)之间的间距(D1)大于所述操作者的单个手指的宽度;
所述第一延伸部(12E)和所述第二延伸部(22E)之间的间距(D2)小于所述操作者的单个手指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按压部(12)和所述第二按压部(22)之间的间距(D1)大于30mm;
所述第一延伸部(12E)和所述第二延伸部(22E)之间的间距(D2)小于3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按压部(12)和所述第二按压部(22)之间的间距(D1)大于40mm;
所述第一延伸部(12E)和所述第二延伸部(22E)之间的间距(D2)小于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锁扣件(1)和所述第二锁扣件(2)分别位于所述外壳(100)的顶面(101)上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锁扣件(1)包括:
第一臂部(10),沿所述外壳(100)的纵向水平延伸;和
第一弹性支撑部(13),连接在所述第一臂部(10)和所述外壳(100)的顶面(101)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臂部(10)悬空地支撑在所述外壳(100)的顶面(101)上,
所述第一臂部(10)的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13)的前方的部分作为第一锁扣部(11),位于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13)的后方的部分作为所述第一按压部(12),
在所述第一锁扣部(11)的前端形成有第一卡钩(11H),所述第一卡钩(11H)适于与所述配对连接器的壳体(200)上的第一凸起部(210P)锁扣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锁扣件(2)包括:
第二臂部(20),沿所述外壳(100)的纵向水平延伸;和
第二弹性支撑部(23),连接在所述第二臂部(20)和所述外壳(100)的顶面(101)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二臂部(20)悬空地支撑在所述外壳(100)的顶面(101)上,
所述第二臂部(20)的位于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23)的前方的部分作为第二锁扣部(21),位于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23)的后方的部分作为所述第二按压部(22),
在所述第二锁扣部(21)的前端形成有第二卡钩(21H),所述第二卡钩(21H)适于与所述配对连接器的壳体(200)上的第二凸起部(220P)锁扣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连印度私有有限公司;泰科电子(安普)意大利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连印度私有有限公司;泰科电子(安普)意大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405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