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39599.8 | 申请日: | 2018-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7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村田成亮;大面隆范;大桥康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L50/71 | 分类号: | B60L50/71;B60L50/7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沈同全;车文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车辆 | ||
一种燃料电池车辆,包括:燃料电池堆;罐;排出流路,排出流路排出从燃料电池堆排出的流体;消声器,消声器被附接到排出流路;以及车辆构件,车辆构件限定第一室和第二室,第一室容纳燃料电池堆,第二室被布置在第一室后方并且容纳罐和消声器。第二室也设有前部和与前部连续的后部,后部在宽度方向上的平均长度上比前部短。消声器被布置在罐和限定前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的一对侧壁部中的一个侧壁部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其中安装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车辆。
背景技术
作为燃料电池车辆,已经提出具有如下结构的燃料电池车辆,其中燃料电池堆被容纳在乘员舱前方的容纳室中,并且氢气储存罐被容纳在布置在乘员舱的地板下方的隧道形氢罐室中(参考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15-231319(JP2015-231319A))。在JP2015-231319A中公开的燃料电池车辆中,排出流路被连接到燃料电池堆,并且排出流路取出由电化学反应产生的废气和水,并引导废气和水到大气。用于降低排气声音的消声器可被附接到排出流路。要求在位于燃料电池车辆下部的氢罐室中安装消声器以便能够加快排水,能够防止朝向燃料电池堆的逆向水流等。
发明内容
然而,JP2015-231319A中公开的燃料电池车辆的氢罐室具有相对小的自由空间而不能容纳除罐以外的装置。因此,不能将消声器安装在氢罐室中,因为当将消声器安装在氢罐室中时,消声器与罐体干涉。虽然能够在大氢罐室中安装消声器,但是氢罐室的尺寸增大导致与氢罐室对应的乘员舱的地板部分的突出区域扩大,然后出现乘员舱的体积减小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期望一种技术,利用该技术能够抑制燃料电池车辆的乘员舱体积减小,并且允许将消声器安装在燃料电池车辆的罐容纳室中。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燃料电池车辆,包括:燃料电池堆;罐,罐储存将被供应到燃料电池堆的气体;排出流路,排出流路排出将从燃料电池堆排出的流体;车辆构件;和消声器,消声器被附接到排出流路。车辆构件限定第一室和第二室,第一室容纳燃料电池堆,并且第二室在燃料电池车辆的车辆长度方向上被布置在第一室后方并且容纳罐和消声器。第二室具有前部和在车辆长度方向上与前部连续的后部,并且后部的在燃料电池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平均长度比前部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平均长度短。消声器被布置在罐和限定前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的一对侧壁部中的一个侧壁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消声器被布置在前部中在侧壁部和罐之间,并且前部在宽度方向上的平均长度上比后部长。因此,消声器能够被布置在第二室中,同时抑制消声器与罐的干涉。后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平均长度比前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平均长度短,并且消声器不被布置在第二室的后部中,因而能够抑制由于安装消声器引起的乘员舱的体积减小。
在根据本发明该方面的燃料电池车辆中,前部可被构造成具有沿车辆长度方向从前部的前方朝向前部的后方减小的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前部被构造成使得其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沿车辆长度方向从前部的前方朝向前部的后方减小。因此,能够抑制乘员舱的体积减小。
在根据本发明该方面的燃料电池车辆中,前部可被构造成具有沿车辆长度方向从前部的前方朝向前部的后方减小的竖直方向高度。
在根据本发明该方面的燃料电池车辆中,后部可被构造成使得后部的平均竖直方向高度比前部的平均竖直方向高度低。
根据本发明该方面的燃料电池车辆还可包括被布置在前部中的第一附接构件。罐可通过第一附接构件被附接到燃料电池车辆。第一附接构件可在车辆长度方向上被布置在消声器的前方。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第一附接构件在车辆长度方向上被布置在消声器的前方。因此,能够抑制第一附接构件与消声器的干涉。在前部被构造成使得其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沿车辆长度方向从前部的前方朝向前部的后方减小的情况下,与其中附接构件被与消声器布置在相同位置或者在车辆长度方向上被布置在消声器后方的构造不同,第一附接构件被附接到具有更大空间体积的部分。因此,工人能够易于附接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9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诊断监控方法
- 下一篇:燃料电池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