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油机颗粒捕集系统快速积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9322.5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9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潘金冲;华伦;朱君君;林延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丁浩秋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油机 颗粒 系统 快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油机颗粒捕集系统快速积灰装置,汽油机的进油端连接燃油供给系统,所述燃油供给系统包括并列设置的纯燃油供给系统和掺烧燃油供给系统,汽油机的出气端连接积灰系统,所述积灰系统连接除碳补气系统。可以有效、快速的将灰分沉积在颗粒捕集系统内,高效的模拟了灰分在整车实际行驶过程中的产生与积累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油机颗粒捕集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油机颗粒捕集系统快速积灰装置。
背景技术
汽油机具有转速高、结构简单、质量轻、造价低廉、运转平稳、使用维修方便等大量特点,其目前在汽车上特别是小型乘用车中是最常见的动力系统。根据统计,2015年,全国乘用车销量突破2000万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汽车污染物排放,其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与人体的危害也达到了空前的严重,各地的限购、限行及地方排放法规也在不断推出实行以尽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但污染物的排放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轻型车第六阶段排放法规(简称“国六”)实施在即,其对污染物排放尤其是颗粒物数量(PN)的排放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使用颗粒捕集系统(GPF系统)是能够有效满足国六排放要求的一种技术手段,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与环境保护的目的。在未来的实际应用中,如何使GPF系统在法规要求的行驶里程内能够有效、稳定、长期的起到降低污染物排放的要求将成为GPF系统载体供应商、整车厂、润滑油供应商面临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对GPF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是灰分,灰分的主要成分是Ca、Mg、P等金属盐类,其主要来源则是润滑油中的燃油添加剂。
如何快速、有效同时兼顾成本的来研究灰分对GPF系统的影响成为了GPF系统载体供应商、整车厂、润滑油供应商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油机颗粒捕集系统快速积灰装置,可以有效、快速的将灰分沉积在颗粒捕集系统内,可以高效的模拟灰分在整车实际行驶过程中的产生与积累过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油机颗粒捕集系统快速积灰装置,汽油机的进油端连接燃油供给系统,所述燃油供给系统包括并列设置的纯燃油供给系统和掺烧燃油供给系统,汽油机的出气端连接积灰系统,所述积灰系统连接除碳补气系统。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掺烧燃油供给系统中掺烧燃油为汽油和润滑油的混合油。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掺烧燃油供给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油桶、第三燃油滤清器、第一电动泵、第一稳压罐、第二稳压罐、第二电动泵、混合油冷却器和第四燃油滤清器,所述第三燃油滤清器与所述储油桶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进油阀,所述外部供油管路连接至所述储油桶且所述储油桶与所述外部供油管路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进油阀,所述第四燃油滤清器连接至所述第二供油管路。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积灰系统包括沿出气方向依次设置的三效催化器和颗粒过滤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碳补气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空气源和空气流量计,所述空气流量计经管路连接至所述三效催化器、颗粒过滤器之间,所述空气流量计与所述积灰系统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调压阀。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至所述汽油机的控制装置,所述颗粒过滤器的入口端设有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效催化器的入口端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颗粒过滤器的入口端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颗粒过滤器的出口端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93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圈检测轴承
- 下一篇:一种基于地面流量测试数据确定在轨电推进流量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