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支未打孔/漏打孔检测装置、激光打孔机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5702.1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2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梅笑雨;杨志刚;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C5/345 | 分类号: | A24C5/345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支未 打孔 检测 装置 激光 打孔机 方法 | ||
1.烟支未打孔/漏打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固定块(1)、第一压力传感器(10)、第二压力传感器(14)和激光打孔机PLC模拟量输入模块,两固定块(1)分别设置在检测鼓轮(6)的轴向两侧外,检测鼓轮(6)为卷烟机的检测鼓轮(6),检测鼓轮(6)的轴向两端均设有凸缘(8),凸缘(8)上沿圆周间隔设有数个通气孔(7),固定块(1)上设有导气凹槽(5)和与导气凹槽(5)连通的气孔(3),导气凹槽(5)是一端(4)为凸弧形、另一端(2)为凹弧形的弧形凹槽;所述导气凹槽的两端面的凹凸弧度相同、凹凸方向一致,导气凹槽的弧长是检测鼓轮(6)周向相邻两通气孔(7)之间弧长的整数倍;两固定块(1)分别设置在两凸缘(8)外侧,两固定块(1)的导气凹槽(5)相对设置,固定块(1)的导气凹槽(5)与其轴向侧边的通气孔(7)相应设置并用于与其轴向侧边相邻通气孔(7)连通;其中一个固定块(1)上的气孔(3)为连接进气管(9)的进气口,另一个固定块(1)上的气孔(3)为连接出气管(13)的出气口,在进气管(9)或者进气口处设置用于测量进气端气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0),在出气管(13)或者出气口处设置用于测量出气端气压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4);检测鼓轮(6)在转动中的任意时刻,任意一固定块(1)上导气凹槽(5)与其轴向侧边相邻的通气孔(7)连通的截面积不变,始终等于其中一通气孔(7)的截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支未打孔/漏打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气凹槽(5)的弧长、弧度分别与检测鼓轮(6)周向相邻两通气孔(7)之间的弧长、弧度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支未打孔/漏打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25),第一压力传感器(1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4)均与控制系统(25)信号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支未打孔/漏打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压力传感器(1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4)均电连接到激光打孔机PLC模拟量输入模块。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支未打孔/漏打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气罐(24),储气罐(24)的出气口连接进气管(9)。
6.一种在线激光打孔机,其特征在于:该在线激光打孔机设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烟支未打孔/漏打孔检测装置(2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在线激光打孔机,其特征在于:当烟支未打孔/漏打孔检测装置(22)包括控制系统时,在线激光打孔机(16)的电控系统与烟支未打孔/漏打孔检测装置(22)的控制系统之间通讯连接。
8.一种烟支未打孔/漏打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烟支未打孔/漏打孔检测装置,经过激光打孔处理后的烟支(12)设置在两凸缘(8)之间,烟支(12)两端分别与两凸缘(8)的两通气孔(7)对应,烟支(12)随检测鼓轮(6)转动时,进气管(9)中的气流依次通过进气口、进气口所在固定块(1)上的导气凹槽(5)、一个凸缘(8)上的通气孔(7)、行至两导气凹槽(5)之间的烟支(12)、出气口所在固定块(1)上的导气凹槽(5)和出气口后进入出气管(13),第一压力传感器(10)测量进气端的进气压为P1,第二压力传感器(14)测量出气端的出气压为P2,设气流通过烟支(12)上经激光打孔所得孔洞的气压为P3,烟支(12)释放的气压为P4,P4为定值,控制系统根据公式:P3=P1-P2-P4进行计算,得出P3的实际值,正常激光打孔情况下P3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值,控制系统计算每只烟支(12)P3的实际值并与所述范围值进行比较,P3的实际值低于所述范围值的烟支(12)为未打孔或漏打孔的烟支(1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烟支未打孔/漏打孔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25)电连接报警系统,控制系统(25)检测到未打孔或漏打孔的烟支(12)后,向卷烟机控制系统(25)报警,然后由卷烟机上剔除机构将未打孔或漏打孔的烟支(12)剔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57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