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品质团黄贡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34827.2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4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团黄贡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4387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闷黄 揉捻 新鲜茶叶 茶叶 高品质 杀青 摊凉 茶叶加工技术 室温放置 竹席 烘焙机 杀青叶 烘干 茶色 单芽 混匀 轻压 摊放 选叶 足干 回潮 香气 调和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品质团黄贡茶的加工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其步骤为:(1)选叶:选择单芽或一芽一叶的新鲜茶叶作为原料;(2)摊放:将选好的新鲜茶叶混匀后,均匀摊放在竹席上,室温放置3h;(3)杀青:将摊凉后的茶叶适度杀青;(4)闷黄:取杀青叶闷黄处理,保持温度30~45℃,闷黄时间5~6h,闷黄开始后每1.5 h翻一次;(5)揉捻:将闷黄后的茶叶摊凉回潮2h,然后轻压揉捻10~15min;(6)烘干:将揉捻后的茶叶在烘焙机中90℃烘至足干。本发明所制得的团黄贡茶干茶色泽青黄尚调和、茶汤黄明、香气尚高、滋味醇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品质团黄贡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黄茶,特产于中国,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在六大茶类中按发酵程度分类属“轻发酵茶”,而团黄贡茶,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茶之一,具有“栗香浓郁、条索紧秀、醇厚温和、耐冲泡”的品质特点。
团黄贡茶的加工工艺与绿茶加工工艺类似,只是在绿茶的干燥过程的前或者后加上一步“闷黄”工艺。通过闷黄,茶叶中一些形成苦涩滋味的物质会被分解,有利于茶叶香气纯正、滋味鲜爽的内质特点,同时也形成了黄茶品质中的“三黄”,即叶底黄,汤色黄,干茶黄,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茶种类。
而团黄贡茶的制备过程中,茶叶选取、揉捻方式、闷黄次数以及闷黄条件的控制都对团黄贡茶的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品质团黄贡茶的加工方法,使用这种加工方法,所制得的团黄贡茶干茶色泽青黄尚调和、茶汤黄明、香气尚高、滋味醇和。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品质团黄贡茶的加工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选叶:选择单芽或一芽一叶的新鲜茶叶作为原料;
(2)摊放:将选好的新鲜茶叶混匀后,均匀摊放在竹席上,室温放置3h;
(3)杀青:将摊凉后的茶叶适度杀青;
(4)闷黄:取杀青叶闷黄处理,保持温度30~45℃,闷黄时间5~6h,闷黄开始后每1.5 h翻一次;
(5)揉捻:将闷黄后的茶叶摊凉回潮2h,然后轻压揉捻10~15min;
(6)烘干:将揉捻后的茶叶在烘焙机中90℃烘至足干。
步骤(1)中所述的新鲜茶叶品种为福鼎大白或名山131。
步骤(4)中所述的闷黄,其温度为40±1℃,闷黄时间5~5.5h,闷黄开始后每1.5 h翻一次。
步骤(4)中所述的闷黄方式为包闷。
步骤(5)中所述的揉捻方式为冷揉。
步骤(6)中所述的烘干,结束后,干茶含水量4.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经过试验论证,对黄茶加工时的闷黄时间和闷黄温度均做了限定,在本发明所述的限定内所制成的黄茶品质是较好的,氨基酸,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不会因为温度过低,时间过短,使内含物反应不完全,也不会因为温度过高,时间太长而使内含物损失过多。
2.而对于单芽或一芽一叶而言,闷一次会比多次闷黄的涩味更轻,不会出现闷味,同时也能兼顾色泽品质。
3.此外,选择冷揉的方式,也使经处理的黄茶的氨基酸,可溶性糖,叶绿素,茶多酚含量比热揉的高,相对热揉而言,其茶叶汤色、香气、滋味更好。
本发明所制成的团黄贡茶具有色泽青黄尚调和、茶汤黄明、香气尚高、滋味醇和等优良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团黄贡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团黄贡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348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黄茶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捷竹筒茶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