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型力极轻的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4822.3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9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春;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旭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40 | 分类号: | C09J7/40;C08J7/12;C08J7/04;C08L6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左祝安 |
地址: | 31207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型力 离型膜 胶黏材料 离型层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底涂层 凸起 制备 表面凸起 热收缩率 热稳定性 粘性变化 胶带 贴合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型力极轻的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底涂层和离型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通过底涂层连接离型层,离型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离型力极轻离型膜,通过增加表面凸起降低接触面积来减少离型膜贴合胶带以后的离型力,凸起具有良好的热收缩率和热稳定性,避免发生与胶黏材料的粘死、粘性变化过大的情况,本发明能够在胶黏材料制成中起到稳定的保护作用,且不妨碍胶黏材料在制成过程中的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型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离型力极轻的离型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离型膜是在可涂布的基材表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单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单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格拉辛、牛皮纸等) 进行涂覆离型剂而使该材料具有分离特性的薄膜。常规的离型膜主要结构包括被涂基材及离型剂,而其中离型剂就是主要产生防粘效果的关键;现有胶带在贴合离型膜以后,时常会出现剥离力过重的现象,影响产品的品质,同时由于其热收缩率和热稳定性不佳,易出现滑脱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型力极轻的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具备离型力越低,具有良好的热收缩率和热稳定性和能够在胶黏材料制成中起到稳定的保护作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型力极轻的离型膜,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底涂层和离型层,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下端面标记为电晕面B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上端面标记为非电晕面B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上表面涂刷有底涂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通过底涂层连接离型层,离型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
优选的,所述离型层由有机硅油构成。
优选的,所述凸起与离型层构成一个整体,凸起在离型层上随机分布。
优选的,所述凸起的直径大于3μm。
优选的,所述底涂层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构成,底涂层的厚度大于0.1 μm。
优选的,所述底涂层连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电晕面B2。
一种离型力极轻的离型膜的制备配方,所述离型层(3)包括以下质量分数配比的原料:硅油主剂(100份),硅氢交联剂(2份),硅烷偶联剂(0.5 份),铂金催化剂(2份),填料1(2份);所述底涂层(2)包括以下质量分数配比的原料:可塑性聚氨酯弹性体(1份),甲苯(99份)。
一种离型力极轻的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比称取底涂原料放入带有加热保护套的容器内进行溶解,边搅拌边升温,温度升至50℃并保持搅拌直至溶解;
S2:将溶解以后的底涂溶液用涂布的方式涂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电晕面,并过烘箱烘干备用;
S3:称取全部硅油主剂倒入S1中混合以后的溶剂内进行溶解并搅拌均匀;
S4:称取全部硅烷偶联剂倒入S3中混合以后的溶剂内进行溶解并搅拌均匀,
S5:称取全部铂金催化剂倒入S4中混合以后的溶剂内进行溶解并搅拌均匀,
S6:称取全部的填料倒入S5中混合以后的溶剂内进行溶解并搅拌均匀,
S7:称取全部硅氢交联剂倒入S6中混合以后的溶剂内进行溶解并搅拌均匀。
S8:将S7中配好的溶液用涂布的方式涂于已经涂过底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且涂在底涂面,用150℃的温度烘烤30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旭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旭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48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