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柴胡皂甙a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14285.2 申请日: 2018-01-08
公开(公告)号: CN108096218B 公开(公告)日: 2021-03-16
发明(设计)人: 谢炜;周密;竺亚斌;赵云燕 申请(专利权)人: 南方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51 分类号: A61K9/51;A61K47/34;A61K47/10;A61K31/7048;A61P25/08;A61P29/00;A61P31/04;A61P31/10;A61P31/02;A61P1/16;A61P13/12;A61P35/00;A61P31/12
代理公司: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胡辉;舒胜英
地址: 510515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柴胡 皂甙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柴胡皂甙a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载柴胡皂甙a纳米颗粒包括载体和药物柴胡皂甙a,其中所述载体为PCL和PEG的嵌段共聚物。用动态光散射(DLS)测量本发明所得载SSa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和表明电荷,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纳米颗粒的大小和表明形貌,可见本发明制备的载体粒径分布主要在100nm左右,分散性较好,符合纳米制剂的要求。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易于大批量制备。采用纳米递药技术,改善柴胡皂甙a在水中的溶解性,降低溶血性,从而降低柴胡皂甙a的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载柴胡皂甙a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以PCL和PEG的嵌段共聚物为载体的载柴胡皂甙a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柴胡皂甙a(saikosaponin a,SSa),属于五环三萜类皂苷成分,分子式均为C42H68O13,分子量为780.98;具有抗癫痫、抗惊厥、抗细胞粘附、止痛、抗炎、抗菌、保肝、护肾、抗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在药代特性研究方面,SSa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l)SSa虽然有一定的溶解性,但非常低;此外,因为其分子量较大,难以透过生物膜,因此,口服生物利用度非常低,低于1%。(2)SSa由一个五环三薛的苷元和2个糖分子构成,口服给药后,易受到肠道菌群的作用,发生水解等一系列变化,变成次生苷或者苷元。改变给药途径,采用注射给药是解决其生物利用度低问题的最好途径,但将SSa简单的注射会造成严重的溶血反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选择适合的药物递送系统,在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的同时,降低其溶血毒性是研究的关键所在。在制备工艺方面,国内外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柴胡复方或柴胡总皂甙,而对其有效成分SSa的研究甚少。目前已经上市的柴胡注射液,是将柴胡挥发油用吐温80增溶后制成的灭菌水溶液,但吐温-80有溶血作用而不能静脉注射,且柴胡注射液的刺激性较强,患者感到明显的疼痛。有学者曾尝试釆用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来改善SSa的溶解性,采用羟两基P-CD包合能显著增加溶解性但其生物利用度仍然很小。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改善疏水药物柴胡皂甙a的溶解性,提高其生物安全性,同时具有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的药物递送系统为目前所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次用PCL-PEG二嵌段作为载体包载柴胡皂甙a,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SSa的纳米颗粒,从而能改善SSa的水溶性,降低其溶血性,降低其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有效延长体内半衰期。

本发明的目的之上在于提供一种载柴胡皂甙a的纳米颗粒。

本发明的目的之上在于提供一种载柴胡皂甙a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载柴胡皂甙a的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含有药物柴胡皂甙a和载体,所述载体为聚己内酯和聚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所述载体和药物柴胡皂甙a的质量比为(7~25):1。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中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500~8000,聚己内酯的平均分子量为8000~30000。

一种载柴胡皂甙a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EG-PCL溶液和柴胡皂甙a溶液混匀,记为A相;取胆酸钠溶液,记为B相,加入A相中,超声处理后得O/W乳液;

2)往O/W乳液中再加入胆酸钠溶液,搅拌固化纳米颗粒;旋转真空蒸发掉溶液中的有机溶剂;

3)蒸发后的溶液再经过滤、超滤离心浓缩,所得浓缩液再加入水,再重复超滤离心浓缩,得到带有蓝色乳光的溶液,即为载柴胡皂甙a的纳米颗粒。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PEG-PCL溶液的浓度为10~120mg/mL。

进一步的,步骤1)中,柴胡皂甙a溶液的浓度为5~25mg/m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42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