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醚化轻汽油全加氢与烷烃异构化联合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09966.X | 申请日: | 2018-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3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贾志光;任行涛;吴凯;杨光;杨怀军;庄书红;裴庆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0G67/00 | 分类号: | C10G67/00;C07C5/27;C07C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方莉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醚化轻 汽油 加氢 烷烃 异构化 联合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醚化轻汽油全加氢与烷烃异构化的联合方法,该方法通过增加全加氢反应器,对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和烷烃异构化工艺进行了联合,不仅降低了醚化轻汽油、碳五分离装置轻组分这两股物料的烯烃含量和蒸气压,而且增加了醚化汽油和碳五分离装置碳五轻组分中的异戊烷含量,从而增加了辛烷值,使装置可以出产优质的汽油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全加氢与烷烃异构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醚化轻汽油全加氢与烷烃异构化联合方法。
背景技术
轻汽油醚化是应用较为广泛催化裂化汽油综合利用工艺,主要是将催化裂化轻汽油中的碳五-碳七活性烯烃在催化剂作用下与甲醇进行醚化反应生产醚类化合物,不但可以降低汽油中的烯烃含量,还可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并降低蒸汽压,增强其安定性,效益十分明显。而轻汽油中除异构烯烃外,还含有一定量没有醚化活性的正构烯烃,通过全加氢-异构化技术将正构烯烃和正构烷烃转化为异构烷烃,不仅降低了汽油中的烯烃含量和蒸汽压,而且使辛烷值有了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碳五分离是对乙烯装置产品进行综合利用的一项重要技术,从碳五馏分中主要抽提出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双环戊二烯三种双烯烃产品,尤其以异戊二烯产品最为重要。现有的碳五分离工业装置所分离出的裂解碳五馏分中的二烯烃后,剩余的碳五烷烃、单烯烃都在碳五轻组分中。目前碳五轻组分这股物料多是直接作为燃料烧掉,不仅浪费,而且由于其中含有二烯烃,对环境也产生了污染。采用全加氢-异构化联合工艺,则可以处理这股碳五分离装置的副产物提升其价值,增加了高辛烷值、低烯烃汽油的产量。
目前轻汽油醚化与烯烃异构的联合工艺主要有Snam公司的DET工艺和CDTECH公司的CDEthers工艺。DET工艺(李琰等,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工艺的技术进展,石油化工,2008,37(5):528-533)共有三段醚化反应器,反后的碳五组分单独分离出来后进入烷烃分离塔,通过选择性气相吸附工艺分离为戊烷和戊烯,戊烷并入脱戊烷塔产品中,戊烯进入异构化反应器,生产的异戊烯返回醚化反应器。此工艺对正戊烯的分离效果好,采用烯烃异构化技术达到了降烯烃和增加辛烷值的目的,但分离工艺复杂,操作费用较高,且没有充分利用原料中的正戊烷进一步增加辛烷值。
CDEthers工艺(Integrate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ame[P].US5792891)共设有三段反应器和一个催化剂精馏塔,采用甲醇过量的方法提高醚化转化率。从催化精馏塔塔顶蒸出甲醇与碳五共沸物经过第三反应器后进入甲醇萃取塔,用水洗分离甲醇后进入异构化反应器。此工艺醚化转化率高,也采用烯烃异构的工艺利用了正戊烯,但同样没有充分利用原料中的正戊烷进一步增加辛烷值。
因此,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急需研究开发一种全加氢与烷烃异构化的联合方法,且对不同来源的原料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加氢与烷烃异构化的联合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增加全加氢反应器的方法,对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和烷烃异构化工艺进行了联合,不仅降低了醚化轻汽油、碳五分离装置轻组分这两股物料的烯烃含量和蒸气压,而且增加了辛烷值,使装置可以出产优质的汽油产品。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醚化轻汽油全加氢与烷烃异构化的联合方法,其包括:
步骤A,将催化裂化轻汽油原料与甲醇的混合物依次经第一醚化反应器和第二醚化反应器处理后获得的反后物料经催化精馏塔处理后,从催化精馏塔塔顶得到包含碳五烃类以及未反应的甲醇的组分,从催化精馏塔塔底得到醚化汽油产品组分;
步骤B,将从催化精馏塔塔顶得到的包含碳五烃类以及未反应的甲醇的组分经甲醇萃取塔处理后,从甲醇萃取塔塔顶得到油相,从甲醇萃取塔塔底得到水相;
步骤C,将从甲醇萃取塔塔顶得到的油相与来自乙烯裂解碳五分离装置的碳五轻组分形成的混合物料,经全加氢反应器处理,将单烯烃和二烯烃转化为相应的烷烃,得到全加氢反应器反后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99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