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联网络的碰撞检测预警方法及碰撞检测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8081.8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0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高岩;胡国英;王焕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腾中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碰撞 检测 预警 方法 预警系统 | ||
1.一种基于车联网络的碰撞检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前车辆将自身车辆的行驶信息通过车联网络进行广播,并且,当前车辆接收周边车辆广播的行驶信息;
根据当前车辆和周边车辆的行驶信息,预测未来N秒内当前车辆与周边车辆的行驶轨迹点处的安全检测区域是否发生重叠,若有,对当前车辆发出预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检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当前车辆和周边车辆的行驶信息,建立当前车辆与周边车辆的移动轨迹预测模型,根据所述移动轨迹预测模型计算当前车辆与周边车辆的安全检测区域在N秒内是否重叠,若重叠则判断为当前车辆与周边车辆有碰撞可能,并对该当前车辆发出预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检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检测区域在所述移动轨迹预测模型中的形状是根据车辆自身形状抽象得出的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碰撞检测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向量投影的方法计算安全检测区域是否发生重叠;计算步骤如下:
①计算位置基点与安全检测区域顶点的距离,如公式(1)所示,
其中,dis表示位置基点与安全检测区域顶点的距离,len表示安全检测区域的长度,wid表示安全检测区域的宽度;
②计算安全检测区域顶点与位置基点的方向角,如公式(2)所示,
其中,α
③计算安全检测区域顶点坐标,如公式(3)所示,
其中,V
④计算安全检测区域各边向量,如公式(4)所示,
其中,S
⑤计算安全检测区域各边向量对应的法向量,如公式(5)所示,
其中,A
⑥计算安全检测区域各顶点在各边向量对应的法向量上的投影,如公式(6)所示,
其中,pro表示安全检测区域各顶点在各边向量对应的法向量上的投影,LatV和LonV表示安全检测区域顶点的坐标,LatA和LonA表示法向量的值;
⑦根据步骤⑥可计算得到两车辆的安全检测区域各顶点在某一法向量的投影值,通过比较得出pro
(pro
若公式(7)成立,则表示安全检测区域发生重叠,若公式(7)不成立,则表示安全检测区域不发生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腾中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腾中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80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