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氧化二铝负载铂锡脱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07974.0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7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潘相米;韩伟;谭亚南;吴砚会;何霖;程牧曦;艾珍;王华;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62 | 分类号: | B01J23/62;B01J23/96;B01J38/02;B01J38/04;B01J38/4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余小飞;房云 |
地址: | 61022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负载 脱氢 催化剂 再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氧化二铝负载铂锡脱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属于催化剂再生技术领域。所述再生方法包括烧碳氯化及还原:所述烧碳氯化为将失活后的催化剂与再生气体接触,进行烧碳与氯化;所述还原为将烧碳与氯化后处理后的催化剂与还原气体接触,进行催化剂还原,并在还原结束时以氮气吹扫催化剂床层,将系统内氢气体积含量降至0.5%以下。本发明再生方法是同时实现烧碳与氯化,优点:第一,有氯化剂的在时,可以避免单独烧炭导致的局部活性金属原子被过度烧结,提高再生后催化剂的活性,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第二,同时进行烧碳、氯化,相比分开进行,可缩短处理时间,减少能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再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氧化二铝负载铂锡脱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低碳烯烃,尤其是丙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丙烯主要用于合成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异丙苯等产品。传统丙烯的来源主要是蒸汽裂解制乙烯的副产物,随着市场对丙烯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丙烯生产工艺,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我们引进十多套Oleflex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国内科研院校,相继开展研发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开发其配套工艺。
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以资源丰富、较为经济的丙烷作为原料制备丙烯,脱氢催化剂可采用三氧化二铝负载铂锡,采用移动床、固定床和流化床等工艺。
由于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均是在550~700℃的高温环境中进行,采用三氧化二铝负载铂锡的催化剂,会因为催化剂表面和孔道积碳以及铂锡团聚,渐渐失去活性。因此,一般催化剂运行十到十五天就需要对其做再生处理。再生的目的主要是去除催化剂表面及孔道内的积碳,使团聚的铂锡原子重新分散,达到恢复催化剂活性的目的。提高丙烷的选择性和转化率,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增加企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丙烷脱氢制丙烯所使用的三氧化二铝负载铂锡催化剂,会因为催化剂表面和孔道积碳以及铂锡团聚,渐渐失去活性。提供一种三氧化二铝负载铂锡脱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三氧化二铝负载铂锡脱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所述再生方法包括烧碳氯化及还原:
所述烧碳氯化为将失活后的催化剂与再生气体接触,进行烧碳与氯化,烧碳氯化结束时以氮气吹扫催化剂床层,控制系统内氧气体积含量低于0.2%,氯化剂体积含量低于0.1%;
所述还原为将烧碳与氯化后处理后的催化剂与还原气体接触,进行催化剂还原,并在还原结束时以氮气吹扫催化剂床层,将系统内氢气体积含量降至0.5%以下。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三氧化二铝负载铂锡脱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失活后的催化剂为三氧化二铝负载铂锡丙烷脱氢制丙烯催化剂。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三氧化二铝负载铂锡脱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再生气体包括空气、氮气和氯化剂;其中氯化剂为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三氧化二铝负载铂锡脱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再生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为0.5~21%;氯化剂的体积含量为0.5~10%,优选为2~8%。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三氧化二铝负载铂锡脱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还原气体为氮气和氢气,其中氢气的体积含量为1~100%,优选为20~70%。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三氧化二铝负载铂锡脱氢催化剂的再生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再生气体的空速为500~10000h-1,优选1000~5000h-1;所述还原气体的空速为500~10000h-1,优选1000~5000h-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7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