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子设备的陶瓷后盖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04847.5 | 申请日: | 2018-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2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有云;朱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3 | 分类号: | H05K5/03;H01F38/14;H01F27/29 |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子设备 陶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陶瓷后盖及电子设备,所述陶瓷后盖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无线充电RX线圈,在所述陶瓷后盖的内表面的中间区域具有一个用于安置无线充电RX线圈的凹槽,且在所述陶瓷后盖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分别从所述凹槽的中间区域和所述凹槽的边缘区域向外延伸的至少两个无线充电RX电极槽,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无线充电RX电极槽中形成的电极作为安置在所述凹槽中的所述无线充电RX线圈的引出端,所述无线充电RX线圈的两端焊接在所述引出端上。将本发明的陶瓷后盖直接作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后盖,有利于满足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薄型化需求,并具有较高的无线充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壳体结构及其元器件,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陶瓷后盖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广泛及高频次使用,人们对充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智能手机,其功能强大,软件丰富,使用频率高,导致手机耗电量大,待机时间短,使用这些产品必须反复充电,在实际中成了非常麻烦的事情。
现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并没有将主天线、NFC以及无线充电RX线圈(接收线圈)集成在一个部件上,而是先在塑料支架上制作LDS天线,用螺丝手工固定在一起,不仅增加产品的厚度,而且增加了产品的制程。还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为了追求时尚感,普遍采用金属边框和金属后盖,金属边框和金属后盖会影响信号传输,这样就需要将其断为三段,并用塑料连接,其加工难度非常大,工序非常多,成本非常高,质量得不到保证,良品率较低。
现有的无线充电设备中,一般是将无线充电线圈和磁板贴在一起固定在电池后盖上使用,占用产品的内部空间,不利于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薄型化需求。现有的无线充电线圈结构通常是将线圈先绕完线,其中有一头的引出端必须压在线圈上,这样就增加了线圈的厚度,整个线圈的厚度增加了一倍,这样不利于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薄型化需求。
使用无线充电设备为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进行充电时,手机和无线充电设备之间没有导线连接,可以放上即充,又可以随时拿开使用,没有传统手机连接导线的限制,充电方便、灵活,并具有可以同时给多个用电器充电等优势。然而,现有的无线充电设备充电时,仍存在无线充电效率不够理想的问题。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陶瓷后盖及电子设备,以有利于实现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薄型化,并提高其无线充电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陶瓷后盖,所述陶瓷后盖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无线充电RX线圈,在所述陶瓷后盖的内表面的中间区域具有一个用于安置无线充电RX线圈的凹槽,且在所述陶瓷后盖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分别从所述凹槽的中间区域和所述凹槽的边缘区域向外延伸的至少两个无线充电RX电极槽,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无线充电RX电极槽中形成的电极作为安置在所述凹槽中的所述无线充电RX线圈的引出端,所述无线充电RX线圈的两端焊接在所述引出端上。
进一步地:
所述陶瓷后盖的厚度为0.35mm~0.55mm,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1mm~0.2mm,所述无线充电RX电极槽的深度为0.1mm~0.2mm。
所述凹槽为圆形的凹槽或方形的凹槽或跑道形的凹槽;优选地,所述凹槽的表面经电镀或者沉金处理,表面涂胶的所述无线充电RX线圈固定在所述凹槽中。
所述陶瓷后盖的材料为氧化锆结构陶瓷或者氧化铝结构陶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48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X射线与超声联合检测的电力电缆及接头无损检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货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