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型材着色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4641.2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7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施世权;欧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坚美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22 | 分类号: | C25D11/22;C25D11/08;C25D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53 | 代理人: | 李冬梅,苗源 |
地址: | 5282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着色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型材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型材着色工艺。
背景技术
半固硒酸盐电解着色得到金黄色型材,在国内称为钛金色。目前有先扩孔后着色和硒酸盐电解着色两种电解着色方法。硒酸盐电解着色方法是将已实施硫酸阳极氧化膜的铝材在含有亚硒酸着色液中外加交流电流,使钛金发色,制造坚牢的均一着色的铝材方法。
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槽液由于前工序带入杂质以及在添加剂的使用不当,会使槽液恶化,生产的产品会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如上下色差、不上色以及氧化膜剥落等技术问题。目前最常见的解决办法是通过置换一部分已恶化的槽液实现持续生产的目的,但这并不能根本上避免槽液恶化,同时置换槽液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型材着色工艺,通过特定的着色槽液配比以及工艺参数可以得到呈金黄色的铝合金型材;并通过ICP分析技术,建立诊断数据库,可以快速诊断出型材着色问题出现的原因;可以节省现有技术中置换槽液的成本,并且从根本上解决铝合金硒酸盐着色型材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型材着色工艺,包括:
将铝合金型材在处理液中预浸,预浸时间T0;其中,所述处理液包括:硒酸盐4-8g/L,硫酸12-20g/L,添加剂1-2g/L;所述处理液的温度为35-38℃,pH值为0.6-0.8;将所述处理液按照先直流后交流的方式,通电控制处理。
其中,所述通电控制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处理液直流通电,在T1 20-40s内,将直流电压升至U1 6-10V,直流持续时间T2 8-15s;然后将所述处理液交流通电,采用1:2交流电,在T3 5-15s内,将交流电压升至U2 15-19V,交流持续时间T4 150-190s。
其中,所述T0为30-90s;T1为20s,U1为8V;T2为15s;T3为10s,U2为18V,T4为150s。
其中,使用ICP检测分析技术对所述处理液中的无机元素进行检测分析。
其中,在所述着色工艺前需要对铝合金型材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所述阳极氧化处理液包括:硫酸130-140g/L,铝离子12-20g/L;所述阳极氧化处理具体包括:将阳极氧化处理液温度设置为15-25℃;将阳极氧化处理液通电处理,电流密度100-130A/m2,电压12-16V,阳极氧化时间为30min-35min。
其中,所述阳极氧化处理具体包括:将阳极氧化处理液温度设置为18-22℃;将阳极氧化处理液通电处理,电流密度115-125A/m2,电压13-15V,阳极氧化时间为30min-35min。
其中,在所述着色工艺和所述阳极氧化处理之间,还包括水洗步骤:所述水洗步骤分为三次;第一次水洗pH为0.8-1.2,第二次水洗pH值为1.5-4.0,第三次水洗采用纯水。
其中,所述添加剂为30%硫酸、98%二氧化硒、98%硫酸铜的1:1:1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提供的钛金电泳产品的生产工艺,包括上述的铝合金型材着色工艺。
本发明的铝合金型材着色工艺,将铝合金型材在处理液中预浸,预浸时间30-90s;其中,处理液包括:硒酸盐4-8g/L,硫酸12-20g/L,添加剂1-2g/L;处理液的温度为35-38℃,pH值为0.6-0.8;将处理液按照先直流后交流的方式,通电控制处理。
将铝合金型材在处理液中先预浸30-90s,有利于着色的快速进行。硫酸的添加量在12-20g/L,主要是为了调节处理液的pH控制在0.6-0.8;当pH值过高时,产品褪色;pH值过低时,则不利于着色快速进行。
添加剂是着色助剂,是控制产品颜色的关键因素。采用本申请含量范围的添加剂可以是产品颜色稳定、均一;若不在范围内,无法得到均一稳定的颜色。添加剂为30%硫酸、98%二氧化硒、98%硫酸铜的1:1:1混合物。采用该配比的混合物可以保证生产产品为均一、稳定的金黄色产品。当硫酸或硫酸铜比例增大,或组分不在该配比时,生产的产品着色不稳定,不同批次产品色差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坚美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坚美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46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