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状Cu-Ni合金纳米晶及其合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04328.9 | 申请日: | 2018-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5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方;胡利冲;谭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755 | 分类号: | B01J23/755;B01J29/46;B01J35/02;B01J37/16;B01J37/32;B01J37/34;B22F1/00;B22F9/24;C07C213/02;C07C215/7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33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晶 线状 形貌 可控合成 苯胺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合成 理论和实践意义 面心立方结构 乙酰丙酮酸铜 乙酰丙酮酸 有机物降解 催化性能 废气处理 过渡金属 合金纳米 纳米结构 纳米粒子 有效实现 包覆剂 苯甲醇 还原剂 溶剂热 双金属 催化剂 晶面 制备 错位 废水 暴露 应用 成功 | ||
1.一种线状Cu-Ni合金纳米晶,其特征在于,该纳米晶为面心立方晶型,分散均匀,呈现纳米线状,直径为35~50纳米,长度为几百纳米到几十微米。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线状Cu-Ni合金纳米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合成过程如下:
a.室温下,将乙酰丙酮酸铜、乙酰丙酮酸镍、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于苯甲醇中搅拌,在搅拌过程中逐滴加入苯胺,之后进行超声处理使溶液混合均匀;
b.超声处理后移入高压反应釜中反应;反应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产物经超声震荡、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即得线状Cu-Ni合金纳米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状Cu-Ni合金纳米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胺在反应溶液中的体积分数为2~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状Cu-Ni合金纳米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为0.05~0.5mmol/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状Cu-Ni合金纳米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丙酮酸铜与乙酰丙酮酸镍的摩尔比例为1:0.5~1:2,乙酰丙酮酸铜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摩尔比例为1:0.002~1:0.0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状Cu-Ni合金纳米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处理后移入高压反应釜中反应的温度为150~220℃维持5~2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43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