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MIC功能不良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4227.1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5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维信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34 | 分类号: | H05K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刘宪池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mic 功能 不良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MIC功能不良的生产工艺,包括在印刷电路板组装过程中对MIC元件采用闭环方式进行焊接,形成MIC闭环,从而避免由于断环和气泡引起的MIC元件功能不良问题。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克服传统工艺的缺陷,改善焊接后的断环和气泡,避免由于MIC元件功能不良并致在线路板上形成声音泄漏,进而提高电子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线路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MIC功能不良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麦克风元件,以下简称MIC元件,为通讯产品中常用的元器件,使用Surface MountTechnology(以下简称SMT)工艺完成组装。在SMT工艺中,经常出现因SMT工艺局限性导致功能不良,因为锡膏印刷必须由至少两个断开的半圆环组成,导致印刷出来的锡膏不能形成闭环,在锡膏断环处及其周围,容易形成焊接后的断环(如图1)和气泡(如图2),从而影响MIC元件功能。
现行的SMT工艺致使的MIC元件的功能不良问题,使得整个SMT业界投入了大量昂贵的检测设备以及人力进行检验,但仍然有断环和气泡的问题流出至终端客户,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MIC元件焊接后由于断环和气泡引起的功能不良的生产工艺。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在印刷电路板组装过程中对MIC元件采用闭环方式进行焊接,形成MIC闭环。
优选地,所述闭环方式为通过点锡膏或者喷涂锡膏,形成闭环锡膏。
优选地,所述闭环方式为使用SMT断环印刷,将MIC元件锡膏断环连接,形成闭环锡膏。
优选地,所述点锡膏或者喷涂锡膏采用设备或者人工完成。
优选地,在所述MIC元件锡膏断环的空隙位置贴装小锡片。
优选地,在所述MIC元件锡膏断环的空隙位置点涂助焊膏。
优选地,在所述MIC元件锡膏断环的空隙位置点涂焊锡膏。
优选地,所述印刷电路板组装过程包括:
根据要求拿取需要印刷的柔板,固定于印刷夹具上;
将用于印刷的锡膏添加到印刷模板上;
将固定于印刷夹具上的柔板放入锡膏印刷机,并通过所述印刷模板将锡膏印刷在柔板的焊盘上;
将印刷锡膏后的柔板连同印刷夹具放入SPI设备,对锡膏的体积、面积、高度及印刷位置进行检验;
将经SPI设备检验合格的柔板放入元器件贴装机器,把需要焊接的MIC元件通过贴装设备贴装于柔板对应的焊盘位置;
将贴装MIC元件的柔板放入AOI设备进行MIC贴装品质的检验;
将经AOI设备检验合格的柔板放入回流炉,通过锡膏回流焊接把柔板焊盘和MIC元件焊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锡膏成分中锡粉含量为88.75%,助焊剂含量为11.25%。
优选地,所述回流焊接的参数设定为:氧气含量≤900PPM,130℃-200℃温度的加热时间为90~110秒,200~217℃温度加热的时间为15~25秒,217℃温度以上加热时间为50~60秒,回流峰值温度为235℃~240℃,升温斜率≤2℃/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包括:针对MIC元件由断环锡膏焊接改进为闭环焊接,从而克服传统生产工艺中的缺陷,改善焊接后的断环和气泡,避免由于断环和气泡引起的MIC元件功能不良并导致在线路板上形成声音泄漏,进而提高电子产品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维信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维信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42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