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终端的授权认证方法、系统及网银服务器、移动服务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1669.0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1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张兴伟;胡培玥;冯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郭晓宇;汤在彦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端 认证请求 网银服务器 移动服务器 反馈信息 授权认证 认证码 授权 验证 终端 安全限制 标识信息 电脑环境 交互方式 认证申请 网络环境 携带物品 第三方 返回 比对 并发 解析 申请 损害 应用 保证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终端的授权认证方法、系统及网银服务器、移动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PC端的认证请求;解析所述认证请求,根据所述认证请求中包含的申请标识信息生成认证申请信息并发送给所述移动端;接收所述移动端返回的包括认证码的授权反馈信息;将所述移动端返回的授权反馈信息与用户在所述PC端输入的认证码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通过验证,实现对所述PC端的授权。本发明能够随时方便使用PC端应用,不受网络环境和电脑环境安全限制,减少携带物品限制,移动端参与验证,丰富了用户的交互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易用性;并且,本发明保证了时效和安全,从根本上杜绝了第三方恶意骗取信息或其他方式对用户造成的损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终端的授权认证方法、系统及网银服务器、移动服务器。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PC端应用在电子银行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客户端的使用比例大幅提高。即使如此,PC端应用仍因其独有的优势无法被取代,主要原因包括:较大的显示屏幕可以更全面地显示信息;方便的输入设备,可以输入更复杂的信息;PC上方便和其他应用软件进行交互。
然而,在用户对产品体验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PC端应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更加高频的使用。
首先,为防止用户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登录,导致账号密码信息泄露,目前PC端应用强制要求客户安装安全控件。安全控件带给用户安全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使用的不便性:
(1)如果在新环境下使用,用户必须安装控件,增加了操作时间和步骤,下载插件对网速也有一定的要求;
(2)由于优化不足,安全控件有时会对浏览器性能产生影响,造成用户使用不便;
(3)如果新发布浏览器包含某些安全控件不支持或者冲突的功能,则用户不能使用部分主流浏览器的新版本登录网银。不仅给用户留下了不够与时俱进的印象,也增加了控件研发的工作。
其次,在验签过程中,用户需要使用安全介质进行验签,如口令卡,密码器和U盾等。使用这些验证介质,可以有效保护客户信息,但也带来了一些不便:
(1)这些介质并不是用户常用的物品,不会随身携带,一旦需要做验签相关的交易就束手无策了,这限制了用户使用PC端应用的场景;
(2)一些新兴的认证方式无法引入PC端应用或需要额外设备,如指纹,人脸识别,声纹等,这不方便客户操作,也让PC端应用显得落后于时代技术发展潮流。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跨终端的授权认证方法、系统及网银服务器、移动服务器,以达到用户能够随时方便使用PC端应用,不受网络环境和电脑环境安全限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易用性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终端的授权认证方法,通过移动端对PC端的认证请求进行授权,其包括:接收所述PC端的认证请求;解析所述认证请求,根据所述认证请求中包含的申请标识信息生成认证申请信息并发送给所述移动端;接收所述移动端返回的包括认证码的授权反馈信息;将所述移动端返回的授权反馈信息与用户在所述PC端输入的认证码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通过验证,实现对所述PC端的授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跨终端的授权认证方法,通过移动端对PC端的认证请求进行授权,包括:接收所述PC端发送的认证申请信息并下发给所述移动端进行授权认证操作;接收所述移动端返回的授权认证结果,并判断是否认证成功;如果认证成功,则根据所述授权认证结果生成对应的认证码;将所述认证码发送给所述移动端显示,并发送给所述PC端进行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1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