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轨道车辆的灰水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90001253.8 | 申请日: | 2017-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1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 发明(设计)人: | F.克默林;T.库贝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交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35/00 | 分类号: | B61D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水处理设备 | ||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灰水处理设备,其具有灰水容器(1)、灰水入口(2)、用于已过滤的灰水的出口(3)和在灰水入口(2)与用于已过滤的灰水的出口之间的过滤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水容器(1)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底部侧的、可从外部封闭的清除口(4),用于手动维护灰水容器(1)。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灰水处理设备,其具有灰水容器、灰水入口、用于已过滤的灰水的出口和在灰水入口与用于已过滤的灰水的出口之间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这种灰水处理设备由DE 10 2013 205 084 B3已知。灰水处理设备设置在轨道车辆的卫生间区域中使用。来自洗手盆的灰水不仅可以导出到轨道上或输送至废水箱,而且可以被收集、处理和作为冲洗水提供给厕所模块。
在车载厨房中积累的灰水相反地经常包含食物垃圾和溶解的油脂,并且因此不能直接导出到轨道上。因此,灰水通常积聚在灰水容器或废水容器中。灰水容器或废水容器周期性地,例如每3天被抽吸,所有的水在那之前保留在灰水容器或废水容器中。为了抽吸需要特别的抽吸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建议一种用于车载厨房的灰水的低成本运行的处理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处理设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轨道车辆的灰水处理设备本身包括灰水容器,所述灰水容器具有尤其在灰水容器的输入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灰水入口、尤其在灰水容器的排出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用于已过滤的灰水的出口、在灰水入口与用于已过滤的灰水的出口之间尤其在输入区域与排出区域之间的至少一个过滤器和可从外部封闭的用于手动维护灰水容器的清除口,所述清除口尤其在灰水容器的输入区域中布置在底部侧。此外,可从外部封闭的清除口可以用于将由过滤器分离出的沉淀物从灰水容器导出。改进地,清除口也可以从外部自由接触。为此,灰水容器布置在轨道车辆中,从而可自由接触清除口,以便可手动清洁灰水容器。根据过滤器类型,其也可以适用于手动维护灰水容器的内部空间地构造和布置。
改进地,处理设备具有可从外部操纵的用于封闭可封闭的清除口的封闭装置,封闭装置在关闭位置中封闭灰水容器的底部中的清除口,并且在打开位置中敞开清除口。封闭装置尤其在关闭位置中相对于灰水容器密封。
处理设备适当地构造在轨道车辆的车载厨房中使用。车辆的车载厨房区域通常被称为车载厨房。处理设备例如布置在水槽、洗手盆和/或洗碗机的下方或布置在地下区域中。
为了确定什么时候需要排空灰水容器,可以监控固体的填充高度。为此,处理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料位传感器,所述料位传感器尤其布置在灰水容器的输入区域中。料位传感器可以构造用于至少在灰水容器的输入区域中识别出固体的至少一个限位。此外,料位传感器可以构造用于根据识别出的限位或填充高度产生信号,并且将其输出至轨道车辆的车辆控制器。因此,预设限位的达到尤其以信号传递至车辆控制器。在此,车辆控制器的信号可以尤其是为了计划排空灰水容器,例如通过远程数据传输信报传送至陆地侧的装置,例如车间或仓库。
固体尤其通过沉淀与液相分离,并且作为沉淀物沉积在底部上。根据过滤的类型,被过滤的固体颗粒的沉积也被称为滤渣。已处理的被过滤的灰水没有沉淀物或预设的最小尺寸的固体颗粒。保留的沉积的沉淀物自然还可以包括一定份额的液体。因此,料位传感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适当地构造用于在灰水容器中、尤其在灰水容器的输入区域中识别出具有预设的固体负载的灰水的至少一个限位。灰水的固体负载的程度或灰水中的固体的浓度应该尤其没有超过80%,以便在达到预设限位时将该预设限位识别为固体限位。
通过过滤和积聚灰水容器中的固体,灰水容器的抽吸或清除间隔可以明显延长。已过滤的灰水可以排放到轨道路基上。由此保持灰水容器的较小的容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交通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交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900012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