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驶控制装置、车辆和行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97366.7 | 申请日: | 2017-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7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长岛正明;松永英树;后藤建;町田巧;鹰野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C21/26 | 分类号: | G01C21/26;G01C2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蒋国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行驶 控制 装置 车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考虑用户目的地的适宜性的行驶控制装置、车辆和行驶控制方法。行驶控制装置(12)从周围环境检测部获取周围环境信息。而且,行驶控制装置(12)根据与用户目的地(Putar)有关的周围环境信息来判定用户目的地(Putar)是否适合停车。并且,行驶控制装置(12)在判定为用户目的地(Putar)不适合停车的情况下使车辆(10)在错开用户目的地(Putar)的修正目的地(Pcor)停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至目的地为止的至少一部分道路上使车辆自动行驶的行驶控制装置、车辆和行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际公开第2011/158347号(以下称为“WO 2011/158347 A1”。)中,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给驾驶员带来不适感,且易于凭感觉操作的驾驶辅助装置([0008]、摘要)。为了实现该目的,在WO 2011/158347 A1中,在通过自动驾驶开关来指示执行自动驾驶的情况下,按照目的地的设定状况和有无继续行驶意图来切换自动驾驶模式。
即,在由目的地设定部3设定了目的地的情况下,生成用于通过自动驾驶到达目的地的行进路径且开始自动驾驶(摘要、图2的S12)。另外,在目的地设定部3未设定目的地且由行驶意图检测部4检测出驾驶员有继续行驶意图的情况下,生成用于顺道自动驾驶的行进路径且开始自动驾驶(摘要、图2的S16)。在目的地设定部3未设定目的地且由行驶意图检测部4检测到驾驶员没有继续行驶的意图的情况下,生成用于自动停车的行进路径且开始自动驾驶(摘要、图2的S18)。
目的地设定部3用于由驾驶员设定自动驾驶的目的地,例如使用导航系统的触摸面板([0027])。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WO 2011/158347 A1中,在由目的地设定部3设定了目的地的情况下,生成用于通过自动驾驶到达目的地的行进路径且开始自动驾驶(摘要、图2的S12)。可解释为,目的地自动驾驶持续进行直到车辆到达目的地(图2)。然而,在WO 2011/158347 A1中只公开了将车辆自动驾驶到驾驶者所设定的目的地。换言之,未深入研究驾驶者(用户)设定的目的地作为停车位置是否合适(或者用户目的地的风险)。
本发明是考虑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考虑用户目的地的适宜性的行驶控制装置、车辆和行驶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行驶控制装置使车辆在至用户目的地为止的至少一部分道路上自动行驶,其中所述用户目的地由用户通过目的地输入部来输入,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驶控制装置还进行以下控制:
从周围环境检测部获取周围环境信息,根据与所述用户目的地有关的所述周围环境信息来判定所述用户目的地是否适合停车,在判定为所述用户目的地不适合停车的情况下使所述车辆在错开所述用户目的地的修正目的地停车。
根据本发明,在判定为用户所设定的用户目的地不适合停车的情况下,使车辆在错开用户目的地的修正目的地停车。据此,能够使车辆在适合停车的地点(场所)停车。因此,能够提高伴随着下车的用户的便利性。
也可以为:在判定为所述用户目的地不适合停车的情况下,所述行驶控制装置将在与所述用户目的地相同的车道上比所述用户目的地靠远方侧或者靠近前侧的地点作为所述修正目的地,来使所述车辆停车。据此,用户目的地和修正目的地(实际的下车位置)位于同一车道上。因此,用户易于掌握用户目的地与下车位置的位置关系。
也可以为:在判定为所述用户目的地不适合停车的情况下,所述行驶控制装置将在面向与所述用户目的地相同的地段的车道上比所述用户目的地靠远方侧或者靠近前侧的地点作为所述修正目的地,来使所述车辆停车。据此,用户目的地和修正目的地(实际的下车位置)位于同一地段(区划)。因此,用户易于掌握用户目的地与下车位置的位置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73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采样
- 下一篇: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以及操作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