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装置用支撑托架以及转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89866.6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6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杉下杰;加部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1/184 | 分类号: | B62D1/184 |
代理公司: | 11243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敬强;李平<国际申请>=PCT/JP2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部 安装板部 凹状的 前端部 桥接板 上端部 上端缘 突缘部 下表面 下端部 凸状 突条 焊接 | ||
本发明实现一种能够提高一对支撑板部的强度的构造。将一对支撑板部(22a)的上端缘经由焊接用突缘部(66)而固定于构成安装板部(54)的桥接板部(55)的下表面。从上述一对支撑板部(22a)的前端部的上端部至下端部为止,设有由宽度方向外侧面呈凸状且宽度方向内侧面呈凹状的突条构成的加强部(6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转向柱支撑于车身的转向装置用支撑托架、以及具备该转向装置用支撑托架的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54所示,用于对转向操纵轮赋予转向角的转向装置经由转向轴2将方向盘1的运动传递至转向齿轮单元,来对左右的转向操纵轮3赋予转向角。作为这样的转向装置,一直以来也公知一种能够根据驾驶员的体格、驾驶姿势来调节方向盘1的位置的转向装置。
图55及图56示出日本特开2014-104871号公报所记载的现有构造的转向装置的一例。该转向装置具备用于根据驾驶员的体格、驾驶姿势来调节方向盘1的上下位置及前后位置的倾斜伸缩机构,另外附设有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具备:在后端部(图55的右端部)固定有方向盘1的转向轴2;在其内侧将该转向轴2支撑为旋转自如的转向柱4;用于对该转向轴2赋予辅助转矩的转向操纵力辅助装置5;以及用于基于转向轴2的旋转来使转向横拉杆6位移的转向齿轮单元7。此外,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限定,前后方向是指设置转向装置的车身的前后方向,宽度方向是指车身的宽度方向,并且上下方向是指车身的上下方向。
转向轴2通过能够传递旋转力且能够沿轴向相对位移地组合配置于前方的内轴8和配置于后方的外轴9来构成。内轴8和外轴9通过沿轴向相对位移能够调节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除此之外还具有在碰撞事故时缩小转向轴2的全长的功能。
转向柱4通过将配置于后方的外柱11的前端侧部分以能够沿轴向相对位移的方式外部嵌合在配置于前方的内柱10的后端侧部分来构成,能够调节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除此之外还具有在碰撞事故时与转向轴2一起缩小转向柱4的全长的功能。内柱10的前端部(图55的左端部)结合固定于构成转向操纵力辅助装置5的齿轮箱12的后端面。内轴8插入在齿轮箱12内,内轴8的前端部与构成转向操纵力辅助装置5的输入轴结合。使经由扭杆而与该输入轴连结的构成转向操纵力辅助装置5的输出轴13的前端部从齿轮箱12的前端面突出。
内柱10经由齿轮箱12及下托架14而支撑于车身15的一部分,下托架14将齿轮箱12支撑为以沿宽度方向配置的倾斜轴16为中心摆动自如。
外柱11的靠前端的部分利用支撑托架17而支撑于车身15的一部分。在支撑托架17受到了朝向前方的较强的冲击的情况下,以能够向前方脱离的方式经由卡定构件18而支撑于车身15。
为了能够调节方向盘1的前后位置及上下位置,将外柱11以能够沿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撑于支撑托架17。为此,在外柱11的前端部下表面形成有沿该外柱11的轴向伸长的狭缝19,并且在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该狭缝19的状态下,与外柱11一体地形成有一对夹紧部20。在上述一对夹紧部20相互匹配的位置,分别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长的伸缩调节用长孔21。另外,以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一对夹紧部20的状态在支撑托架17设有一对支撑板部22。在上述一对支撑板部22的一部分相互匹配而且与一对伸缩调节用长孔21的前后方向的一部分匹配的部分,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长的倾斜调节用长孔23。
在由构成支撑托架17的一对支撑板部22夹持一对夹紧部20的状态下,使调节杆24在宽度方向(图56的左右方向)上插通在一对伸缩调节用长孔21及一对倾斜调节用长孔23内。在调节杆24的另一端螺纹结合有调节螺母25,并且该调节螺母25通过调节杠杆26能够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98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装置
- 下一篇:电动动力转向控制装置以及电子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