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管系统的导热覆盖体和加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6693.2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2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霓佳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53/30 | 分类号: | F16L53/30;F16L53/38;F16B19/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任玉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导热 覆盖 加热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安装 | ||
1.一种配管系统的导热覆盖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导热部件,用于覆盖配管系统,由金属形成,具有形成有第一孔的第一面;
第二导热部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热部件结合而覆盖所述配管系统,由金属形成,具有与第一面相面对且形成有第二孔的第二面;以及
连结部件,具有插入到所述第一孔的第一插入部和插入到所述第二孔的第二插入部,使所述第一导热部件和所述第二导热部件结合,
所述第一插入部和所述第二插入部中的至少一个插入部能够在与所述连结部件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所述第一插入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孔中的力比所述第二插入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孔中的力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系统的导热覆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入部和所述第二插入部的双方能够在与所述连结部件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管系统的导热覆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件为在所述连结部件的插入方向上延伸的筒状,且能够以所述连结部件的直径变化的方式弹性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管系统的导热覆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件为如下的筒状:在所述连结部件的插入方向上延伸,且形成有沿着所述连结部件的插入方向的狭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系统的导热覆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入部以及所述第二插入部中的至少一方的插入部为在所述连结部件的插入方向延伸的筒状,且能够以所述至少一方的所述插入部的直径变化的方式弹性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系统的导热覆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孔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比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管系统的导热覆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孔的靠近开口端的部分具有比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系统的导热覆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插入部的直径、和/或所述第二插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插入部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系统的导热覆盖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件的长度与所述连结部件的直径之比处于1.8至12.5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系统的导热覆盖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导热部件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导热部件的所述第二面上,分别形成有用于配置配管的槽,该配管构成所述配管系统,
所述配管的外周面的周向长度比在形成于所述第一面的所述槽的内周面的周向长度的基础上加上形成于所述第二面的所述槽的内周面的周向长度后的长度长,
在所述第一导热部件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导热部件的所述第二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系统的导热覆盖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导热部件的所述第一面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一孔,
在所述第二导热部件的所述第二面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孔,
导热覆盖体具有过个所述连结部件,各连结部件由金属形成,
在所述连结部件的每个上,将所述第一插入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孔的摩擦力大于将所述第二插入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孔的摩擦力。
12.一种配管系统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系统的导热覆盖体;以及
加热器,覆盖所述导热覆盖体,通过所述导热覆盖体对所述配管系统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霓佳斯株式会社,未经霓佳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66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适配器
- 下一篇:竖向增稳机构、云台装置以及拍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