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驾驶模式切换控制装置、方法和程序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6211.3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1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青位初美;相泽知祯;冈地一喜;菅原启;鹈野充恵;滝沢光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B60W5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潘树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 模式 切换 控制 装置 方法 程序 | ||
本发明在紧急超控操作的情况下,以能够缩短从超控操作到切换结束的时间为目的,采取了以下对策。驾驶模式切换控制装置的驾驶员状态判定部(612)定期或不定期地判定驾驶员的状态是否处于能够通过手动驾驶模式进行驾驶操作的状态。驾驶模式切换控制装置判定由驾驶员进行的操作是否是紧急超控操作还是非紧急超控操作。驾驶模式切换控制装置在检测到紧急超控操作之前的驾驶员状态判定部(612)的判定结果为驾驶员的状态是能够通过手动驾驶模式进行驾驶操作的状态的情况下,输出将自动驾驶模式切换为手动驾驶模式的切换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车辆的驾驶模式在手动驾驶模式和自动驾驶模式之间切换的驾驶模式切换控制装置、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车辆的驾驶模式,除了基于驾驶员的驾驶操作使车辆行驶的手动驾驶模式之外,正在开发不依赖于驾驶员的驾驶操作,而是使车辆沿预先设定的路径行驶的自动驾驶模式。自动驾驶模式例如根据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导航系统的信息、通过路车间通信获取的交通信息、监视周边的人或车辆的位置和运动的周边监视系统的信息,通过控制动力单元或转向装置、制动器等,使车辆能够自动驾驶。
然而,虽然可以期待自动驾驶模式减轻驾驶员驾驶操作的负担和缓和交通堵塞等效果,但是要实现从行驶开始到行驶结束的所有驾驶操作的自动化在现实中是很困难的。因此,要求适当地进行从自动驾驶模式到手动驾驶模式的切换。例如,自动驾驶中的驾驶员的驾驶操作(以下,称为超控操作)可作为将自动驾驶模式切换为手动驾驶模式的情况下的触发(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6-151815号公报)。在检测到超控操作的情况下,需要在切换之前检测驾驶员的状态,并判定其处于可手动驾驶操作的状态。
然而,虽然如上所述的切换通常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根据本发明人的讨论,针对不区分超控操作一律进行处理这一点,还有改善的余地。
例如,超控操作有时是误操作、非紧急操作或紧急操作。在此,在紧急操作的情况下,尽管驾驶员希望进行迅速的切换,但是由于在切换之前要检测和判定驾驶员的状态,因此从紧急操作到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的时间变长,驾驶员开始手动操作有可能延迟。与此相对,在误操作以及非紧急操作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迅速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在切换之前,可以检测并判定驾驶员的状态。
即,以往的切换不区分紧急操作的情况和其他操作的情况一律进行处理,因此在紧急超控操作的情况下,针对切换所需时间有可能变长这一点,还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提供在紧急超控操作的情况下能够缩短从超控操作到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的时间的驾驶模式切换控制装置、方法以及程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为:用于将车辆的驾驶模式从自动驾驶模式切换到手动驾驶模式的驾驶模式切换控制装置,包括:获取部,从用于监视驾驶员状态的监视传感器获取表示上述驾驶员状态的传感数据;驾驶员状态判定部,基于上述获取的传感数据,定期或不定期地判定上述驾驶员的状态是否处于能够通过上述手动驾驶模式进行驾驶操作的状态,并保持该判定结果;操作判定部,基于从能够检测出上述驾驶员的驾驶操作的车载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判定由上述驾驶员进行的操作是紧急超控操作还是非紧急超控操作;第一切换信号输出部,在上述操作判定部的判定结果为上述紧急超控操作时,在检测到上述紧急超控操作之前的上述驾驶员状态判定部的判定结果为上述驾驶员的状态是能够通过上述手动驾驶模式进行驾驶操作的状态的情况下,输出将上述自动驾驶模式切换为上述手动驾驶模式的切换信号;第二切换信号输出部,在上述操作判定部的判定结果为非紧急超控操作时,在检测到上述非紧急超控操作之后的上述驾驶员状态判定部的判定结果为上述驾驶员的状态是能够通过上述手动驾驶模式进行驾驶操作的状态的情况下,输出上述切换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6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