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达靶向CDK9的RNAi效应子的H-1 PV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80083500.8 申请日: 2017-11-27
公开(公告)号: CN110337494A 公开(公告)日: 2019-10-15
发明(设计)人: 卡伦·涅托;吉恩·罗默拉尔;芭芭拉·鲁什;彼得·克拉默;李敏;安娜-葆拉·德奥利韦拉;安东尼奥·马奇尼;李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5/113 分类号: C12N15/113;C12N15/864
代理公司: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代理人: 刘书芝;洪玉姬
地址: 201815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细小病毒 沉默子 基因 聚合酶III启动子 生物体 抗癌活性 肿瘤发生 新病毒 癌细胞 靶向 优选 失调 细胞 携带
【说明书】:

发明涉及表达针对CDK9基因的RNAi效应子(优选shRNA)的创新的原细小病毒(PV),其显示出改善的抗癌活性。这些新病毒基于ΔH‑1PV沉默子平台,该平台由原细小病毒H‑1PV组成,其特征在于NS区域内的框内缺失(ΔH‑1PV)并且携带shRNA表达盒,其中shRNA的表达受H1聚合酶III启动子控制。在本发明中,发明人旨在使用ΔH‑1PV沉默子来沉默CDK9基因,该基因的活性通常在癌细胞中失调并且已知有助于肿瘤发生。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所述细小病毒的细胞或生物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达针对CDK9基因的RNAi效应子(优选shRNA)的创新的原细小病毒(protoparvoviruses,PV),其显示出改善的抗癌活性。这些新病毒基于ΔH-1PV沉默子平台,该平台由原细小病毒H-1PV组成,其特征为NS区域内的框内缺失(ΔH-1PV)并且携带RNA表达盒,优选shRNA 表达盒,在该表达盒中RNA的表达受H1聚合酶III启动子控制。在本发明中,发明人旨在使用ΔH-1PV沉默子来沉默CDK9基因,该基因的活性通常在癌细胞中失调并且已知有助于肿瘤发生。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所述细小病毒的细胞或生物体。

背景技术

RNAi干扰,RNAi效应子和递送

RNA干扰(RNAi)首次被Andrew Fire和Craig Mello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中识别出来,之后因其发现他们在1998年被授予诺贝尔奖。RNAi的机制基于借助于与靶序列互补的双链RNA的宿主 mRNA的序列特异性降解。RNAi是一种控制基因表达的天然存在的细胞过程,因此在许多细胞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发育过程[1]。它也是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细胞免受如病毒和转座子等病原体的侵害[2]。在其发现后不久,RNAi技术被用于解决生物学问题和疾病的治疗选择,因为它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能力,以实现有效地敲除已知的基因序列[3]。在治疗上,RNAi通过递送小RNA双链体来起作用,包括微小RNA(miRNA) 模拟物、小干扰RNA(siRNA)、短发夹RNA(shRNA)和Dicer底物RNA (dsiRNA)[4]。所有这四类RNAi效应子目前都在针对包括多种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的多个I-III期临床试验中进行了测试[5]。

通过RNAi介导的抗癌疗法靶向的基因的实例是KRAS、Polo样激酶1、弗林蛋白酶、Ephrin A型受体和c-myc。大多数临床研究涉及与纳米颗粒(例如脂质纳米颗粒)缀合的siRNA,其与裸siRNA相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然而,尽管有显著改善,但在注射后的前72小时内观察到siRNA的快速下降,其中大多数siRNA被肝细胞吸收(从注射开始30分钟后已在肝脏中发现注射剂量的大约50%)。因此,siRNA的有效递送仍然是该领域的主要瓶颈[5]。由于大多数递送系统是瞬时的并且在细胞分裂期间siRNA的细胞内浓度被稀释,因此通常需要重复给予siRNA。

短发夹RNA(shRNA)是另一类RNAi效应子[6]。shRNA通常由两个互补的(正义和反义)19-29个碱基对序列组成,所述序列由4-11个受损核苷酸的短茎环(loop)分开。通常,表达受RNA聚合酶(Pol)III启动子 (例如U6、H1)或修饰的pol II启动子控制。转录shRNA后,通过茎环连接的正义链和反义链成对一起形成特征性发夹结构。该结构类似于细胞天然用于调节基因表达并需要核处理的前miRNA(pre-miRNA)[3]。在发现启动子驱动的shRNA表达后,病毒RNAi载体的设计成为可能[7]。用于在癌症基因治疗中递送和表达shRNA的病毒的实例是腺病毒、腺相关病毒、慢病毒和逆转录病毒。然而,大多数这些病毒在复制方面有缺陷,并因此沉默效应仅限于原代感染细胞。

溶瘤病毒和RNA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35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