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火控制系统及点火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77431.X | 申请日: | 2017-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3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若杉亮太;杉浦明光;青木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 主分类号: | F02P9/00 | 分类号: | F02P9/00;F02P13/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朴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点火 控制系统 控制 装置 | ||
一种点火控制系统,具有:点火火花塞(19),具有筒状的接地电极(193)、筒状的绝缘体(192)和中心电极(191),该绝缘体被保持在接地电极的内侧,并且具有比接地电极向前端侧突出的突出部(192A),该中心电极被保持在绝缘体的内侧,并且从绝缘体露出;点火线圈(311),具有一次线圈(311A)及二次线圈(311B);以及一次电流控制部(32),在发动机的一个燃烧周期中实施沿面放电控制和气中放电转换控制,在沿面放电控制中,产生沿着绝缘体的表面的沿面放电,在气中放电转换控制中,在实施沿面放电控制以后,停止在点火火花塞产生的沿面放电,在经过放电停止期间后进行一次电流的切断。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以在2016年12月15日申请的第2016-243190号日本专利申请为基础,并且将其记载内容引用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机的点火控制系统及点火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内燃机(以下称为发动机)具备的点火装置对与电源连接的一次线圈通电一次电流,在点火线圈蓄积磁能。并且,将在切断一次电流时产生于二次线圈的电压施加给点火火花塞的中心电极,由此使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产生火花放电。有的点火火花塞在筒状的接地电极的内侧配置有使前端突出的筒状的绝缘体,在绝缘体的内侧配置有中心电极。在具有这种点火火花塞的点火装置中,通过在火花放电的路径中施加电压,产生沿着绝缘体的表面的沿面放电。此时,在沿面放电沿着绝缘体的表面的状态下,在绝缘体处的放电的冷却能耗增大,向可燃混合气体的能量传递效率降低,可燃混合气体的着火性有可能变差。
作为其对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点火火花塞中,在接地电极设有使距中心电极的距离为最短的最短放电形成部位,容易在最短放电形成部位开始沿面放电。以使中心电极和最短放电形成部位的排列方向与气流的方向正交的方式,将点火火花塞安装于发动机,由此使以最短放电形成部位为起点而形成的沿面放电的方向与在燃烧室内流动的气流的方向大致正交。因此,在点火火花塞产生的沿面放电借助在燃烧室内流动的气流,以在点火火花塞持续产生火花放电的状态被有效地拉伸,能够以较高的概率使沿面放电从绝缘体表面分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581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根据发动机的转速或负荷等运转状态、点火时期的活塞的位置等,在燃烧室内流动的气流的方向并非始终固定。即,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点火火花塞中,在燃烧室内流动的气流的方向并非始终成为与在点火火花塞产生的放电垂直的方向。因此,认为在气流流动的方向偏离与在点火火花塞产生的放电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越大时,在点火火花塞产生的放电越不易被在燃烧室内流动的气流扇起来,进而放电越不易拉伸。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火控制系统和点火控制装置,能够在不变更点火火花塞的结构的情况下,抑制在点火火花塞产生的放电的冷却损耗。
本发明的点火控制系统具有:点火火花塞,被安装于发动机,具有筒状的接地电极、筒状的绝缘体、和被保持在所述绝缘体的内侧的中心电极,所述绝缘体被保持在所述接地电极的内侧,并且具有比所述接地电极向前端侧突出的突出部;点火线圈,具有一次线圈及二次线圈,通过所述二次线圈对所述点火火花塞施加二次电压;以及一次电流控制部,在所述发动机的一个燃烧周期中实施沿面放电控制和气中放电转换控制,在所述沿面放电控制中,在对所述一次线圈进行一次电流的导通后进行所述一次电流的切断,由此以沿着所述绝缘体的表面的方式产生沿面放电,在所述气中放电转换控制中,在实施所述沿面放电控制以后,停止通过对所述一次线圈进行一次电流的导通而在所述点火火花塞产生的所述沿面放电,在经过了转换为在远离所述绝缘体的位置产生放电的气中放电所需要的时间即放电停止期间后,进行所述一次电流的切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74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