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CCR2/CCR5受体拮抗剂的联苯化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4929.0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3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罗云富;巴庾勇;陈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明德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06 | 分类号: | C07D213/06;C07D233/54;C07D249/08;A61K31/4164;A61K31/4196;A61K31/4409;A61P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为 ccr2 ccr5 受体 拮抗剂 联苯 化合物 | ||
提供了一类CCR2/CCR5受体拮抗剂,及其在制备治疗与CCR2/CCR5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具体公开了式(Ⅰ)所示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2月9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CN201611137560.7号和2017年1月17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CN201710037028.6号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权益,在此将其全部内容以援引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涉及一类CCR2/CCR5受体拮抗剂,及其在制备治疗与CCR2/CCR5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具体涉及了式(I)所示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背景技术
趋化因子是一种小的,分泌促炎细胞因子的家族,起到白细胞化学引诱物的作用。它们促进白细胞从血管床到响应炎症信号的周围组织的运输。趋化性起始于趋化因子与受体结合(GPCR),通过启动涉及增加的钙流量,环磷酸腺苷产生的抑制,细胞骨架的重排,整联蛋白的活化和细胞运动过程的信号传导途径以及增加粘附蛋白的表达。
化学诱导剂细胞因子(即趋化因子)是相对小的蛋白质(8-10kD),其刺激细胞的迁移。基于第一和第二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之间的氨基酸残基的数目,将趋化因子家族分成四个亚家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是CC趋化因子亚家族(其中CC代表具有相邻的第一和第二半胱氨酸的亚家族)的成员并且结合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2(CCR2)。MCP-1是有效的趋化因子,其在结合CCR2后介导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向炎症位点的迁移(即趋化性)。MCP-1也由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平滑肌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肺泡细胞,T淋巴细胞,食管癌等表达。单核细胞进入炎症组织后,分化成表达CCR5的巨噬细胞,提供几种促炎调节剂的次级来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8 CXC趋化因子亚家族,其中CXC代表第一和第二半胱氨酸之间的一个氨基酸残基),IL-12,花生四烯酸代谢物(例如PGE 2和LTB 4),氧衍生的自由基,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补体成分。
CCR2(也称为CKR-2,MCP-IRA或MCIRB)主要在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上表达,并且对于巨噬细胞依赖性炎症是必需的。CCR2是以高亲和力结合趋化因子MCP家族(CCL2,CCL7,CCL8等)的几个成员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引发趋化信号,导致定向受体携带细胞的迁移。慢性炎性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已经证明,拮抗剂抑制MCP-1和CCR2之间的结合抑制炎症反应。
CCR5是结合多种CC趋化因子配体的G蛋白偶联受体,包括CCL3,CCL3L1,CCL4,CCL5,CCL7,CCL11和CCL13。相对于CCR2,CCR5的体内功能较不明确。与CCR2相比,CCR5主要表达在活化的Th1细胞和从血液单核细胞分化的组织巨噬细胞,其伴随地下调CCR2表达。已经显示CCR5在炎症和感染过程中有助于巨噬细胞的存活,并且还可以起到在发炎组织内保留巨噬细胞的作用。此外,CCR5介导Th1细胞在炎症中的募集和激活。CCR5也在破骨细胞上表达,并且对于破骨细胞形成是重要的,这表明CCR5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学中的贡献作用。通过CCL4/CCR5参与的血管平滑细胞的活化也可以促成动脉粥样硬化和AIH的病理学(加速的内膜增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明德新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明德新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49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ε-己内酰胺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具有含硫取代基的杀有害生物活性杂环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