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植入的多极式电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1267.1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3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F·基米希;T·博雷蒂斯;D·普拉赫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罗路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A61N1/36;A61B5/25;A61B5/26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郭毅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多极 连接 结构 | ||
描述一种在电植入物和电输入线路和导出线路结构之间的、能植入的多极式电连接结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植入物和所述输入线路和导出线路结构之间布置有柔性的、薄膜式的、不导电的、条带状地构造的面元件,所述面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面元件表面,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面元件表面上布置有大于等于二的数目n个电极,所述n个电极分别通过至少局部地在所述面元件内延伸的电连接导体与所述电植入物连接。所述电输入线路和导出线路结构包括相互电绝缘的至少n个引线,所述至少n个引线分别与所述n个电极中的一个导电连接。所述条带状的面元件在构成螺旋的情况下围绕缠绕轴线、沿着具有直线的或者至少区段式地弯曲的圆柱轴线的虚拟的圆柱的壳面缠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植入物和电输入线路和导出线路结构之间的、可植入的多极式电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适合用于持久或者至少长期地停留在身体中的电子植入物典型地用于治疗式地影响器官机能。已知的例子是心脏起搏器或者脑起搏器。根据应用目的和治疗的目标设置的复杂性,根据所述类型的植入物具有多个电输入线路和导出线路,通过所述电输入线路和导出线路给相应的植入物供给电控制信号或者调节信号以及电能。在复杂的电子植入物中的电输入线路或者导出线路的数目绝对可以包括二十个并且更多个电线路,所述电线路联合成为柔性的线缆,通过所述线缆使植入物与控制设备连接,所述控制设备大多与能量源组合。控制设备以及能量源在体内的安置大多在身体区域中——如例如在胸部区域中或者在锁骨附近——在皮下进行,对人尽可能小的、由运动决定的外部的以及内部的负荷出现在所述身体区域中并且较容易的外科手术式的接触是可能的。
通常,在植入物和控制设备或者能量源之间的电输入线路和导出线路不是一件式地构造,而是通过以体内的插接式连接部或者可松脱或者不可松脱的电连接部——如例如作为键合连接部或者焊接连接部——形式的至少一个接口实现。这一方面提出与对于接口所需的安装空间相关的问题,此外,需要的是,基于潮湿的体内环境相应抗湿地构造接口区域。
以待通过多极式输入线路和导出线路结构供给的、可植入的袖套电极组件为例,应参照由图2a和b可得出的图解说明详细地阐述已知的可植入的多极式电连接结构。
图2a示出袖套电极组件1,所述袖套电极组件构造为用于围绕神经纤维束2包围的缠绕电极。为了治疗式地刺激神经纤维束2的目的,袖套电极组件1设置多个单个的电极面,所述多个单个的电极面要相互分开地被供给电能以及控制信号。为此,多个单个的电输入线路和导出线路3在柔性地、面式地构造的载体衬底4内延伸,所述载体衬底构造为聚合物薄膜。电输入线路和导出线路3以端侧的接头结构形式终止,所述接头结构以并排而置地布置的、所谓的导电的微柔曲结构5形式,所述微柔曲结构见图2b详细地示出并且必须单独地电接触所述微柔曲结构。
陶瓷适配板6以已知的方式用于电接触微柔曲结构5的目的,在所述陶瓷适配板上相应于微柔曲结构5的数目和布置地安装有所谓的微柔曲触头或者微柔曲焊盘7,所述微柔曲触头或者微柔曲焊盘与微柔曲结构5接触并且分别单独地与安装在陶瓷适配板6的表面上的电极面8导电连接。通过焊接连接部或者键合连接部9,电线缆11的各个电引线10与构造为焊接盘的各个电极面8连接。不言而喻地,在图2b中示出的整个电连接组件借助生物相容的塑料尽可能完全流体密封地包围。
显而易见的是,对于已知的电连接结构所需的安装空间随着待植入的单元的增大的复杂性和多极性而增加,由此,病人负荷和病人刺激也以相同的方式增加。
出版文献US 5,324,322 A公开一种具有袖套电极类型的缠绕电极部分的、可植入的电极组件,所述袖套电极通过连接区段与面式地构造的多极式连接结构连接,在所述连接结构上施加有多个电接触面。在一实施例中,面式的连接结构如同缠绕电极部分那样围绕轴线缠绕。在缠绕的状态中,连接结构具有空心圆柱的形状,所述空心圆柱具有刚性的结构型式并且为了在体内安置的目的而区段式地围绕神经纤维束敷设。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罗路普有限公司,未经纽罗路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1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受者主导的电极组选择
- 下一篇:使用改编包络处理的基于双耳间相干的耳蜗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