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植入的多极式电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1267.1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3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F·基米希;T·博雷蒂斯;D·普拉赫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罗路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A61N1/36;A61B5/25;A61B5/26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郭毅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多极 连接 结构 | ||
1.一种在电植入物(1)和电输入线路和导出线路结构之间的、能植入的多极式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植入物(1)和所述输入线路和导出线路结构(3)之间布置有柔性的、薄膜式的、不导电的、条带状地构造的面元件(12),所述面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面元件表面(13),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面元件表面上布置有大于等于二的数目n个电极(14),所述n个电极分别通过至少局部地在所述面元件(12)内延伸的电连接导体与所述电植入物(1)连接,
所述电输入线路和导出线路结构(3)包括相互电绝缘的至少n个引线(18),所述至少n个引线分别与所述n个电极(14)中的一个电连接,以及
所述面元件(12)在构成螺旋的情况下围绕缠绕轴线(A)沿着具有直线的或者至少区段式地弯曲的圆柱轴线的虚拟的圆柱的壳面缠绕,
其中,设有第二面元件表面(13’),沿着所述第二面元件表面布置有大于等于2的数目m个电极(14’),所述m个电极分别通过至少局部地在所述面元件(12)内延伸的电连接导体与所述电植入物(1)连接,以及
所述第二面元件表面(13’)背离所述第一面元件表面(13)定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面元件表面在径向上面向或者背离所述虚拟的圆柱的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软管状的、由电绝缘的生物相容的材料制成的包封(19)围绕所述面元件(12)连同与所述n个电极(14)和所述m个电极(14’)电连接的、沿着所述缠绕轴线(A)定向的引线(18)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缠绕轴线(A)缠绕的条带状的面元件(12)包围圆柱形的体积,所述圆柱形的体积以弹性的、电绝缘的、生物相容的材料填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植入物(1)与所述柔性的、薄膜式、不导电的条带状的面元件(12)一件式地连接。
6.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的组件,所述组件用于在构造为袖套电极组件的电植入物(1)和体内或者体外的电控制和能量单元之间进行电信号传输和能量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套电极组件构造用于位置选择性地检测沿着包含在神经纤维束中的神经纤维传播的至少一个神经电信号以及构造用于选择性地电激发所述至少一个神经纤维,所述袖套电极组件设置生物相容的载体衬底,所述生物相容的载体衬底具有至少一个载体衬底区域,所述至少一个载体衬底区域能围绕所述神经纤维束袖套式地敷设并且具有在植入状态中面向所述神经纤维束定向的、直圆柱形的载体衬底表面,在所述载体衬底表面上安装有数目n个电极,
所述n个电极分别通过布置在所述生物相容的载体衬底内的电线路连接,以及
所述连接结构的柔性的、薄膜式的、不导电的面元件与所述生物相容的载体衬底一件式地连接,并且,所述电线路与在所述面元件表面上的n个电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衬底和所述柔性的、薄膜式的、不导电的面元件由聚酰亚胺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罗路普有限公司,未经纽罗路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12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受者主导的电极组选择
- 下一篇:使用改编包络处理的基于双耳间相干的耳蜗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