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绝热玻璃板装配体的制造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1023.3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2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朴在壹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在壹 |
主分类号: | C03C27/06 | 分类号: | C03C27/06;C03C27/10;B32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鲜英;张敬强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绝热 玻璃板 装配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绝热玻璃板装配体的制造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真空绝热玻璃板装配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密封以规定的间距隔开而配置的一对玻璃板装配体的边缘的边缘密封步骤;以及用盖部件密封被形成为与边缘被密封的一对玻璃板之间的空间连通的玻璃板装配体的排气口的排气口密封步骤。在边缘密封步骤中使用高温熔融焊锡玻璃,且在排气口密封步骤中使用低温熔融焊锡玻璃。此外,为进行排气口密封,使用特别设计的盖部件关闭装置。盖部件关闭装置包括:具有导向孔且用于固定于玻璃板装配体的夹紧单元;能够沿导向孔移动地设置于导向孔的盖部件保持把持部;能够转动地安装于夹紧单元的操作杆;以及构成为通过操作杆的转动运动使盖部件保持把持部升降的升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绝热玻璃板装配体的制造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正开发一种用于减少在进行建筑物的供冷供热时发生的能源损失的技术。尤其,在进行建筑物的供冷供热时发生的能源损失的绝大部分是通过窗户而发生的。为防止通过玻璃窗户发生的能源损失,开发了真空绝热玻璃板装配体。
以往,作为制造真空绝热玻璃板装配体的方法,在玻璃板装配体的排气口连接排气管,通过排气管对密封被形成于一对玻璃板之间的空间进行排气并密封排气管的技术为人所知。当使用排气管来制造真空绝热玻璃板装配体时,在制造真空绝热玻璃板装配体的过程中,排气管容易破损而发生不良,且由于排气管凸出而残留,因而存在处理方面的问题。
为解决这种问题,开发了一种不使用排气管而制造真空绝热玻璃板装配体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多层玻璃用减压加热装置。减压加热装置围绕玻璃板的排气口周边,通过排气口排气来在玻璃板内部空间形成真空。此外,在减压加热装置内部空间的排气口周边配置热熔融性密封剂,并在密封剂的上部安装盖部件。减压加热装置在玻璃板装配体内部形成真空,并加热热熔融性密封剂来熔融后,使盖部件与玻璃板贴紧来密封排气口。盖部件置于热熔融性密封剂的上部,且在热熔融性密封剂的下部形成有用于排气的通气槽,因而在盖部件置于热熔融性密封剂的上部的状态下可以通过排气口排气。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烘箱密封真空绝热多层玻璃板的排气口的装置。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装置的特征在于,将用于密封排气口的盖部件从玻璃板的下部移动至上部的机构。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装置中,涂布有密封剂的盖部件环状地安装于边缘,且配置于玻璃板的排气口下部。在玻璃板的下部密闭排气口周边,并通过排气口完成玻璃板装配体的排气后,通过加热来熔融被涂布于盖部件的密封剂。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装置构成为将盖部件移动至上部来密封被形成于玻璃板下部的排气口。构成为若向水平方向对用于移动盖部件的推杆(push rod)加压,则与推杆连接的链接件向垂直方向移动盖部件。
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不使用排气管而使用盖部件来密封排气口的用于密封的装置不在将玻璃板装配体投入至真空烘箱的状态下进行密封。因此,难以使用于密封的装置准确位于多种大小的玻璃板装配体的排气口,因而容易发生密封不良,且难以实现自动化,因而存在生产性较低的问题。尤其,就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发明而言,由于仅局部加热盖部件而贴紧于温度较低的状态的玻璃板装配体的排气口周边来进行密封,因而存在发生热变形导致的密封不良的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使用在玻璃板的排气口周边加工密封件安放槽以免盖部件突出的玻璃板来制造真空绝热玻璃板装配体的方法。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方法中,为密封玻璃板装配体的边缘而先加热边缘的密封剂来熔接后,在真空烘箱通过排气口排气,且在通过加热熔融密封件后供应盖部件,使玻璃板和盖部件贴紧来密封。此时,用于密封边缘的密封剂使用熔融温度低于用于密封排气口的密封件的熔融温度的密封剂。然而,专利文献3中没有具体提示或公开向配置于真空烘箱内部的玻璃板装配体的排气口上部供应盖部件的方法或装置。因此,无法具体实施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在壹,未经朴在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1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