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上升管装置和降液管的气相反应器中的烯烃聚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8524.6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3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G·迈耶;U·舒勒尔;G·梅伊;M·考瓦茨;P·巴伊塔;L·马尔特尤拉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塞尔聚烯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01 | 分类号: | C08F2/01;C08F2/34;C08F10/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杨思捷 |
地址: | 德国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上升 装置 降液管 相反 中的 烯烃 聚合 方法 | ||
一种用来制备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包含在气相聚合反应器中将乙烯均聚或者将乙烯与一种或多种共聚单体共聚,所述气相聚合反应器包含生长聚合物颗粒在流化、快速流化或输送条件下向上流动的上升管装置以及生长聚合物颗粒以致密化形式向下流动的降液管,其中降液管中的聚合物颗粒的滞留量是气相聚合反应器中的聚合物颗粒的总滞留量的55wt.%至80wt.%。
技术领域
本公开提供用来制备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包含在气相聚合反应器中在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将乙烯均聚或者将乙烯与一种或多种共聚单体共聚,所述气相聚合反应器包含生长聚合物颗粒在流化、快速流化或输送条件下向上流动的上升管装置以及生长聚合物颗粒以致密化形式向下流动的降液管。本公开特别提供方法,其中气相聚合反应器是包含上升管装置的多区循环反应器,所述上升管装置是生长聚合物颗粒在快速流化或输送条件下向上流动的上升管,上升管和降液管互相连接,离开上升管的聚合物颗粒进入降液管,并且离开降液管的聚合物颗粒进入上升管,从而通过上升管和降液管建立聚合物颗粒的循环。
背景技术
在循环气相聚合反应器中将烯烃聚合容许产生烯烃聚合物,其具有高的每单位体积反应器的产率,以及高的所得聚合物的组成的灵活性。这种循环反应器在(例如)WO97/04015A1和WO00/02929A1中进行了描述。WO2005/019280A1描述了聚合方法,其包含至少两个气相反应器的组合,其中至少一个气相反应器是循环气相聚合反应器。
WO2006/120187A1公开了一种在多区循环反应器中聚合烯烃的方法,其中一部分降液管中的气体组成保持与上升管中进行反应的气体组成基本上类似。
WO2008/012144A1公开了丙烯聚合物,以及在包含上升管和降液管的循环气相聚合反应器中制备丙烯聚合物的气相聚合方法,所述丙烯聚合物中衍生自具有2至8个碳原子的α-烯烃(丙烯除外)的单元的含量在从4.5至6.0wt.%的范围内。为了制备丙烯聚合物,降液管中的聚合物颗粒的滞留量可以是气相聚合反应器中的聚合物颗粒的总滞留量的50wt.%至70wt.%。
在气相聚合方法中产生聚烯烃的一个永恒要求是在反应器壁上避免或者至少最小化团聚物或大块或沉积物的形成。掉落反应器壁的这种团聚物或大块或沉积物可能会导致制备的烯烃聚合物的质量下降,以及产物排出系统的堵塞,这需要停止聚合过程。当气相α-烯烃聚合方法在高度活性的催化剂(例如包含烷基铝与负载在卤化镁上的钛化合物的反应产物的那些)的存在下进行时,会增强这些作用。当(例如)产生的聚合热未充分散去并形成局部热点时可能会形成这种大块或沉积物。
产生大块或沉积物的问题对于乙烯的均聚或者乙烯与一种或多种共聚单体的共聚特别相关,这是由于与质量相关的聚合热在乙烯聚合中比在丙烯聚合中高约50%。
因此需要在循环气相聚合反应器中的反应器壁上避免或最小化团聚物或大块或沉积物的形成,而不会对所产生的聚合物的特性造成不利影响。另外还可以改进空时产率,这是由于所述方法容许设计上升管装置具有较小体积的气相聚合反应器。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来制备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包含在气相聚合反应器中在聚合催化剂的存在下将乙烯均聚或者将乙烯与一种或多种共聚单体共聚,所述气相聚合反应器包含生长聚合物颗粒在流化、快速流化或输送条件下向上流动的上升管装置以及生长聚合物颗粒以致密化形式向下流动的降液管,其中降液管中的聚合物颗粒的滞留量是气相聚合反应器中的聚合物颗粒的总滞留量的55wt.%至80wt.%。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相聚合反应器是一种多区循环反应器,其中上升管装置是生长聚合物颗粒在快速流化或输送条件下向上流动的上升管,上升管和降液管互相连接,离开上升管的聚合物颗粒进入降液管,并且离开降液管的聚合物颗粒进入上升管,以便通过上升管和降液管建立聚合物颗粒的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生长聚合物颗粒向上流动的上升管装置包含生长聚合物颗粒流化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塞尔聚烯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巴塞尔聚烯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8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