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粒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其烧制物、其制造方法及其树脂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67191.5 | 申请日: | 2017-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6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龟田哲郎;宫田茂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协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1G53/00 | 分类号: | C01G53/00;C01G9/00;C01G45/00;C08K3/22;C08K9/00;C08L10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彩和律师事务所 11688 | 代理人: | 闫桑田;刘磊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粒 复合 金属 氢氧化物 烧制 制造 方法 及其 树脂 组合 | ||
1.一种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其满足以下的(A)及(B)并用下述式(1)表示,
(Mg)1-X(M2+)X(OH)2 (1)
其中,式中M2+是选自Cr、Mn、Fe、Co、Ni、Cu、Zn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2价金属,X的范围为0<X<0.5,
(A)利用SEM法测定的初级粒子的平均宽度为10nm以上且低于200nm;
(B)下述式表示的单分散度为50%以上;
单分散度(%)=(利用SEM法测定的初级粒子的平均宽度/利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的次级粒子的平均宽度)×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其中(A)利用SEM法测定的初级粒子的平均宽度为10nm以上且低于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其中(A)利用SEM法测定的初级粒子的平均宽度为10nm以上且低于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其中(B)宽度的单分散度为8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其中式(1)的X的范围为0.005≤X≤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其中式(1)的X的范围为0.01≤X≤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其中式(1)的M2+为Ni和/或Z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其用选自阴离子类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类表面活性剂、钛酸酯偶联剂、铝偶联剂、有机硅类处理剂、硅酸中的一种以上进行了表面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金属氢氧化物,所述阴离子类表面活性剂为磷酸酯类处理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金属氢氧化物,所述有机硅类处理剂为硅烷偶联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其用硅酸及阳离子类表面活性剂进行了表面处理。
12.一种复合金属氧化物,其满足以下的(A)及(B)并用下述式(2)表示,
(Mg)1-X(M2+)XO (2)
其中,式中M2+是选自Cr、Mn、Fe、Co、Ni、Cu、Zn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2价金属,X的范围为0<X<0.5,
(A)利用SEM法测定的初级粒子的平均宽度为10nm以上且低于200nm;
(B)下述式表示的单分散度为50%以上;
单分散度(%)=(利用SEM法测定的初级粒子的平均宽度/利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的次级粒子的平均宽度)×100。
13.一种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树脂,包含0.1~250重量份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氢氧化物。
14.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1)原料制备工序,其将水溶性镁盐水溶液和选自Cr、Mn、Fe、Co、Ni、Cu、Zn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水溶性金属盐水溶液进行混合,得到水溶性复合金属盐水溶液;
(2)反应工序,其使通过(1)得到的水溶性复合金属盐水溶液和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反应,得到含有产物的浆料;
(3)熟化工序,其将通过(2)得到的含有产物的浆料在0~100℃搅拌并保持1~24小时;
(4)湿式粉碎工序,其将通过(3)得到的含有熟化后的产物的浆料进行湿式粉碎。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1)原料制备工序,其将水溶性镁盐水溶液和选自Cr、Mn、Fe、Co、Ni、Cu、Zn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水溶性金属盐水溶液进行混合,得到水溶性复合金属盐水溶液;
(2)反应工序,其使通过(1)得到的水溶性复合金属盐水溶液和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反应,得到含有产物的浆料;
(3)熟化工序,其将通过(2)得到的含有产物的浆料在0~100℃搅拌并保持1~24小时;
(4)湿式粉碎工序,其将通过(3)得到的含有熟化后的产物的浆料进行湿式粉碎;
(5)干燥工序,其将通过(4)得到的湿式粉碎后的浆料脱水,干燥所得到的滤饼,得到复合金属氢氧化物;
(6)烧制工序,其将通过(5)得到的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在400~1000℃烧制1~1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协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协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71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研磨含硅固体的方法
- 下一篇:铁基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