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确定X射线成像系统的轨迹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6404.2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0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大卫·阿曼德;阿诺德·皮埃尔;劳伦斯·范贝克;史蒂芬·拉瓦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尔吉维索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2 | 分类号: | A61B6/02;A61B6/03;A61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徐川;姚开丽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确定 射线 成像 系统 轨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电动的X射线成像系统的轨迹的方法,X射线成像系统用于获取患者的图像,患者被附接有体模(30)以在由X射线成像系统获取的受关注的身体区域的至少一个2D图像上可见,体模包括具有已知空间布置的不透辐射的基准,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X射线成像系统在给定位置获取体模(30)的一个第一2D图像;在所述获取的第一图像中检测体模(30)的基准;基于所述检测到的基准,确定体模在X射线成像系统的参照中的位置;确定X射线成像系统的适于获取受关注的区域的一组2D X射线图像的一组位置,使得所述一组2D X射线图像符合相对于所述一组图像的一部分对体模的位置的至少一个施加的要求;将所述确定的一组位置进行组合以确定X射线成像系统相对于体模(30)的位置的轨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X射线成像系统的轨迹的方法和系统,该X射线成像系统用于获取受关注的身体区域的图像。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期间,X射线成像系统围绕给定轨迹(例如,绕轴的简单旋转或更复杂的轨迹)移动,以从不同的投影角度获得图像。根据所述图像重建受关注的身体区域的3D体积。
在启动获取图像之前,用户(例如,外科医生或放射科医师)必须确保受关注的身体区域相对于所述轨迹被正确地定位,使得重建的3D体积包含受关注的区域并且图像质量很好。
因此,在圆形轨迹的情况下,用户试图将受关注的身体区域定位在轨迹的中心。
为此,用于使受关注的身体区域居中的当前过程包括至少两个步骤,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步骤可以被迭代若干次。
在上述方法期间,患者可能躺在至少部分地被X射线成像系统包围的桌子上。
在第一步骤中,X射线成像系统被定向成使X射线束是垂直的,并且获取第一图像(正视图)。
在第二步骤中,X射线成像系统被定向成使X射线束是水平的,并且获取第二图像(侧视图)。
因此,用户检查两个图像以确定受关注的身体区域是否在图像的中心。
如果受关注的身体区域是在图像的中心,他可以开始获取用于重建包含受关注的区域的3D体积的X射线图像。
相反,如果受关注的身体区域没有被正确地定位在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的至少一个中,则用户必须相对于X射线成像系统来移动患者(通过移动桌子或通过移动X射线成像系统)并再次执行上述过程。这增加了患者所经受的X射线剂量。由于所述附加照射仅用于相对于X射线成像系统定位患者而不是对受关注的身体区域成像,因此应该避免。
居中过程的迭代主要是由于:虽然垂直方向的X射线束很容易使用附接到X射线成像系统的定位激光器来实现,但水平方向很难调整,这是因为使用激光束而难以评估水平面中受关注的区域的高度。
除了使患者暴露于过度照射之外,所述迭代过程是耗时且繁重的。
因此,期望更容易地获得相对于受关注的身体区域X射线成像系统的合适的轨迹。
文献US 2015/003577公开了一种用于将受关注的身体区域定位在CT成像系统的等中心点的方法。这种系统包括承载X射线管的C形臂和彼此相对布置的X射线检测器,该X射线检测器能够围绕旋转轴旋转,以从不同的投影角度获得X射线图像。等中心点被限定为中心辐射束与旋转轴相交的点。在该方法中,通过CT成像系统获取患者的定位片(topogram),所述定位片包括:通过沿着患者身体平移C形臂,使C形臂在第一方向上定向而获得的第一部分;以及通过沿着患者身体平移C形臂,使C形臂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定向而获得的第二部分。基于所述两个部分,可以确定在记录定位片期间受关注的身体区域和等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然后,将患者或成像系统移动该距离以将受关注的身体区域带入等中心点,并且启动获取X射线图像。
然而,获取定位片仍然需要使患者暴露于显著剂量下的X射线。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尔吉维索公司,未经苏尔吉维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6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