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眩性防反射硬涂膜、图像显示装置、防眩性防反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60029.0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1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七里慧;森本芳孝;平木聡一郎;宫内英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恩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14 | 分类号: | G02B1/14;G02B1/111;G02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千代田区大手町二丁***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眩性 防反射 硬涂膜 防眩层 基材 树脂组合物 防反射层 活性能量线硬化 二氧化硅粒子 体积平均粒径 图像显示装置 表面保护 防反射性 视认性 透明的 硬化物 树脂 可用 膜状 眩光 显示器 硬化 赋予 制造 | ||
1.一种防眩性防反射硬涂膜,其依序具备:
透明的膜状的基材;以及
在所述基材的单面侧,自所述基材侧的一层防眩层与一层防反射层,
所述防眩层的厚度为3μm~15μm,
所述防反射层的厚度为50nm~150nm,
所述防眩层是对包含活性能量线硬化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进行了硬化的硬化物,
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体积平均粒径为0.3μm~0.9μm的二氧化硅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防反射硬涂膜,其中所述二氧化硅粒子为不定形二氧化硅粒子,且在所述防眩层中包含10重量%~50重量%,
雾度为2%~20%,
380nm~780nm的波长区域中的视感反射率为2.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性防反射硬涂膜,其中所述防眩层形成后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为0.02μm~0.1μm,
所述防反射层形成后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为0.02μm~0.1μm,
所述防反射层形成后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为所述防眩层形成后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的6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眩性防反射硬涂膜,其中所述防反射层含有:氟系树脂;以及体积平均粒径为5nm~70nm且使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基的有机化合物键结的金属氧化物微粒子,并且
所述防反射层的折射率为1.25~1.38。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眩性防反射硬涂膜,其中在所述基材的另一面侧包括可印刷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眩性防反射硬涂膜,其中在所述基材的另一面侧包括粘着层。
7.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在表面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眩性防反射硬涂膜。
8.一种防眩性防反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所述防眩性防反射硬涂膜为在透明的膜状的基材上层叠有防眩层与防反射层,且所述防眩性防反射硬涂膜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透明的膜状的基材的一面侧涂布用以形成所述防眩层的包含硬化性树脂的涂布液而形成涂膜,并使所述涂膜硬化,由此层叠所述防眩层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防眩层上涂布用以形成防反射层的包含硬化性树脂的涂布液而形成涂膜,并使所述涂膜硬化,由此层叠防反射层的步骤,
所述防反射层通过在氧浓度为5%以下的环境下照射紫外线而进行硬化,
所述防眩层的厚度为3μm~15μm,
所述防反射层的厚度为50nm~150nm,
所述防眩层的涂布液是包含活性能量线硬化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
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体积平均粒径为0.3μm~0.9μm的二氧化硅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恩智株式会社,未经捷恩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00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眩性硬涂叠层体
- 下一篇:光栅显示体及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