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和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57618.3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6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松木园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张艳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物半导体层 栅极绝缘层 栅极电极 半导体装置 漏极电极 源极电极 电连接 基板 覆盖 显示装置 | ||
半导体装置(100A)具备:基板(1);第1栅极电极(2),其设置在基板上;第1栅极绝缘层(3),其覆盖第1栅极电极;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4),其隔着第1栅极绝缘层与第1栅极电极相对;第1源极电极(5)和第1漏极电极(6),其电连接到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第2栅极绝缘层(7),其覆盖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第2栅极电极(8),其隔着第2栅极绝缘层与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相对;第3栅极绝缘层(9),其覆盖第2栅极电极;第2氧化物半导体层(10),其隔着第3栅极绝缘层与第2栅极电极相对;以及第2源极电极(11)和第2漏极电极(12),其电连接到第2氧化物半导体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特别是涉及使用氧化物半导体层作为TFT的活性层的半导体装置。另外,本发明也涉及具备这样的半导体装置作为有源矩阵基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等使用的有源矩阵基板按每个像素具备薄膜晶体管(Thin FilmTransistor;以下称为“TFT”)等开关元件。作为这种开关元件,以往,广泛使用将非晶硅膜作为活性层的TFT(以下称为“非晶硅TFT”)、将多晶硅膜作为活性层的TFT(以下称为“多晶硅TFT”)。
近年来,提出了使用氧化物半导体来代替非晶硅、多晶硅作为TFT的活性层的材料。将这种TFT称为“氧化物半导体TFT”。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In-Ga-Zn-O系的半导体膜用于TFT的活性层的有源矩阵基板。
氧化物半导体具有比非晶硅高的迁移率。因此,氧化物半导体TFT能以比非晶硅TFT高的速度进行动作。另外,氧化物半导体膜与多晶硅膜相比由简单的工艺形成,因此也能应用于需要大面积的装置。
另一方面,已知将栅极驱动器、源极驱动器等驱动电路单片(一体)地设置在基板上的技术。这些驱动电路(单片驱动器)通常使用TFT来构成。最近,已利用使用氧化物半导体TFT在基板上制作单片驱动器的技术,由此,实现边框区域的窄小化(窄边框化)、安装工序简略化所带来的成本降低。
专利文献1:特开2012-1344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最近,要求有源矩阵基板的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希望进一步提高用作开关元件的氧化物半导体TFT的驱动能力。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半导体装置所使用的氧化物半导体TFT的驱动能力。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具备:基板;第1栅极电极,其设置在上述基板上;第1栅极绝缘层,其覆盖上述第1栅极电极;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其设置在上述第1栅极绝缘层上,隔着上述第1栅极绝缘层与上述第1栅极电极相对;第1源极电极和第1漏极电极,其电连接到上述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第2栅极绝缘层,其覆盖上述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第2栅极电极,其设置在上述第2栅极绝缘层上,隔着上述第2栅极绝缘层与上述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相对;第3栅极绝缘层,其覆盖上述第2栅极电极;第2氧化物半导体层,其设置在上述第3栅极绝缘层上,隔着上述第3栅极绝缘层与上述第2栅极电极相对;以及第2源极电极和第2漏极电极,其电连接到上述第2氧化物半导体层。
在某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源极电极和上述第2源极电极相互电连接,上述第1漏极电极和上述第2漏极电极相互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7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