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纱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57239.4 | 申请日: | 2017-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5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岩田真治;丰田贵大;伊藤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D01H15/00 | 分类号: | D01H15/00;B65H6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沈静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引导装置 捕捉 纱线捕捉位置 移动 纺纱机 纺纱装置 纱线引导 驱动 方式控制 接纱装置 卷绕装置 移动过程 纱线 接纱 卷绕 卷装 | ||
纺纱机(1)具备:纺纱装置(7);卷绕由纺纱装置生成的纱线(Y)而形成卷装(P)的卷绕装置(13);进行接纱的接纱装置(26);能够移动至第一纱线捕捉位置(P12)及第一纱线引导位置(P13)的第一捕捉引导装置(27);能够移动至第二纱线捕捉位置(P22)及第二纱线引导位置(P23)的第二捕捉引导装置(28);使第一捕捉引导装置移动的第一驱动部(40);使第二捕捉引导装置移动的第二驱动部(42);和控制部(15),该控制部在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在向第一纱线捕捉位置的移动过程中接触了其它物体的情况下,以使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向第一纱线捕捉位置的移动继续的方式控制第一捕捉引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
背景技术
纺纱机具备当在纺纱单元中发生了纱线断开或纱线切断等时进行被截断的纱线的纱线端彼此之间的接纱动作的接纱台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接纱台车具备:进行接纱的接纱装置;捕捉来自纺纱单元的纺纱装置的纱线并将该纱线引导至接纱装置的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和捕捉来自纺纱单元的卷绕装置的纱线并将该纱线引导至接纱装置的第二捕捉引导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74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以往的纺纱机中,若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及/或第二捕捉引导装置与其它物体接触,则使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及第二捕捉引导装置的移动停止。纺纱机将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及第二捕捉引导装置的移动停止而发生了错误的情况报知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在进行了用于解决错误的作业之后,对用于使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及第二捕捉引导装置能够动作的按钮进行操作。由此,在以往的纺纱机中,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及第二捕捉引导装置返回至各自的原点位置。这样,在以往的纺纱机中,在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及/或第二捕捉引导装置与其它物体接触而停止了动作的情况下,复位需要操作人员的操作,因此在复位之前需要时间。因此,在以往的纺纱机中,存在运转效率降低的隐患。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运转效率的提高的纺纱机。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纺纱机具备:纺纱装置,该纺纱装置对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纱线;卷绕装置,该卷绕装置卷绕由纺纱装置生成的纱线而形成卷装;接纱装置,该接纱装置进行来自纺纱装置的第一纱线与从卷绕装置的卷装引出的第二纱线的接纱;第一捕捉引导装置,该第一捕捉引导装置捕捉第一纱线,并且能够移动至捕捉第一纱线的第一纱线捕捉位置及将第一纱线引导至接纱装置的第一纱线引导位置;第二捕捉引导装置,该第二捕捉引导装置捕捉第二纱线,并且能够移动至捕捉第二纱线的第二纱线捕捉位置及将第二纱线引导至接纱装置的第二纱线引导位置;第一驱动部,该第一驱动部使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向第一纱线捕捉位置及第一纱线引导位置移动;第二驱动部,该第二驱动部使第二捕捉引导装置向第二纱线捕捉位置及第二纱线引导位置移动;和控制部,该控制部在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在向第一纱线捕捉位置的移动过程中接触了其它物体的情况下,以使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向第一纱线捕捉位置的移动继续的方式控制第一捕捉引导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纺纱机中,即使在第一捕捉引导装置接触了其它物体的情况下也使其向第一纱线捕捉位置的移动继续。其它物体是操作人员的可能性高。因此,在纺纱机中,第一捕捉引导装置与其它物体接触的时间比较短,不易成为第一捕捉引导装置长时间停止的情况。在纺纱机中,通过使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向第一纱线捕捉位置的移动继续,在与其它物体的接触解除之后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向第一纱线捕捉位置移动。因此,在纺纱机中,即使在第一捕捉引导装置接触了其它物体的情况下,无需操作人员干预,第一捕捉引导装置也能够向第一纱线捕捉位置及第一纱线引导位置移动。因此,在纺纱机中能够实现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停止的时间的缩短。其结果是,在纺纱机中能够实现运转效率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村田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村田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72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