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的转子和用于在转子绕组与接触金属箍之间提供电接触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56622.8 | 申请日: | 2017-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2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文森索·德·伦齐;乔斯·路易斯·罗德里格斯·费尔南德斯;伊万·吴瑟勒·阿特卡;乔斯·安东尼奥·厄尔巴诺·科恩;雷纳·德波内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SEG汽车德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9/34 | 分类号: | H01R39/34;H01R4/62;H02K3/02;H01R4/18;H02K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材料 接触金属 转子绕组 电接触 接触部件 电导体 转子 滑环机构 | ||
1.一种电的转子(10),具有:
-转子绕组(14),其带有由第一种导电材料构成的电导体(24);
-滑环机构(12)的接触金属箍(16),其中,所述接触金属箍(16)由不同于所述第一种导电材料的第二种导电材料构成;
-接触部件(26),其被设计用于在所述转子绕组(14)的电导体(24)与所述接触金属箍(16)之间产生电接触;
其中,所述接触部件(26)被设计用于沿着第一接触面(26b)与所述转子绕组(14)的电导体(24)产生电接触,并且沿着第二接触面(26c)与所述接触金属箍(16)产生电接触,其中,所述接触部件(26)至少在所述第一接触面(26b)上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种导电材料的第三种导电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的转子(10),其中,所述第一种导电材料具有铝或者由铝构成,和/或其中,所述第二种导电材料具有铜或者由铜构成,和/或其中,所述第三种导电材料具有锡或者由锡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的转子(10),其中,所述接触部件(26)被设计用于至少部分地接纳且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电导体(24),其中,所述接触部件(26)的内面形成所述第一接触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的转子(10),其中,所述接触部件(26)在所述第一接触面(26b)上具有浮雕式结构(30),该浮雕式结构被设计用于至少部分地刺入到所述电导体(24)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的转子(10),其中,所述浮雕式结构(30)具有齿和/或锯齿,其具有至少1mm,优选至少2mm,进一步优选至少3mm,更进一步优选至少4mm,最优选至少5mm的浮雕深度,且优选被设计用于在所述接触部件(26)压紧时至少在某些部位刺穿包围所述电导体(24)的漆层(24a)和/或绝缘层。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的转子(10),其中,所述接触部件(26)具有接触部件体(26a),该接触部件体一体地由所述第二种导电材料构成。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的转子(10),其中,所述电导体(24)构造成铝漆包线。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的转子(10),其中,所述第三种导电材料具有比所述第二种导电材料低的熔点。
9.一种用于在转子绕组(14)的由第一种导电材料构成的电导体(24)与由第二种导电材料构成的接触金属箍(16)之间产生电接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接触部件(26),其中,所述接触部件(26)被设计用于沿着第一接触面(26b)与所述转子绕组(14)的电导体(24)产生电接触,并且沿着第二接触面(26c)与所述接触金属箍(16)产生电接触,其中,所述接触部件(26)至少在所述第一接触面(26b)上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种导电材料的第三种导电材料;
-把所述电导体(24)插入到所述接触部件(26)中,从而所述接触部件(26)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电导体(24),并且,所述第一接触面至少部分地面向所述电导体(24);
-压紧所述接触部件(26),从而所述第一接触面(26b)至少部分地贴靠在所述电导体(24)上,并且所述接触部件(26)至少部分地刺入到所述电导体(24)中,并与所述电导体(24)产生电接触;
-使得所述接触部件(26)的第二接触面与所述接触金属箍(16)连接,从而在所述接触部件(26)的第二接触面(26c)与所述接触金属箍(16)之间存在电接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压紧所述接触部件(26)时,所述接触部件(26)至少在某些部位刺穿在所述电导体(24)上构造的绝缘层(24a)和/或漆层。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部件(26)的第二接触面(26c)与所述接触金属箍的连接通过钎焊和/或焊接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EG汽车德国有限公司,未经SEG汽车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66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