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制H型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3617.1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2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荣利;山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B21B1/08;B21B1/088;C21D8/00;C22C38/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翼缘 轧制 中心偏析部 相反侧 腹板 上翼缘 脆化 制造 | ||
一种轧制H型钢,其特征在于,翼缘的最脆化部中的Mn浓度的前5%的平均值为以下位置的Mn浓度的1.6倍以下,所述位置为:在翼缘宽度方向上距翼缘宽度方向的端面的距离为翼缘宽度的1/6的位置、且是在翼缘厚度方向上距翼缘的位于与腹板相反侧的表面的距离为翼缘厚度的1/4的位置,所述轧制H型钢的中心偏析部中的Mn浓度的前5%的平均值为以下位置的Mn浓度的1.1倍以上且1.6倍以下,所述位置为:在翼缘宽度方向上距翼缘宽度方向的端面的距离为翼缘宽度的1/6的位置、且是在翼缘厚度方向上距翼缘的位于与腹板相反侧的表面的距离为翼缘厚度的1/4的位置,所述中心偏析部分散在自翼缘宽度的中心朝向翼缘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面或两个端面15mm以上、且厚度方向上翼缘表层2mm以内的区域中。
技术领域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6年8月29日向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166535号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本发明涉及对钢坯进行热轧而制造的轧制H型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H型钢一直以来被广泛用作建筑/土木/海洋结构物等的坯料,以各种截面的形式被使用。尤其是以通过生产率高的连铸得到的矩形截面的板坯作为钢坯料并通过热轧制造的H型钢的制造成本低,被应用于很多领域中。以往,由板坯制造的H型钢是通过图1的(a)所示的轧边法制造的。轧边法是如下轧制方法:首先,在板坯端部上设置用于将钢材引导至轧辊的孔型中央的槽,然后沿板坯的宽度方向进行轧制,使板坯端部沿板坯的厚度方向延伸,从而形成翼缘部。铸造板坯时形成的中心偏析部上富集有以Mn为代表的合金元素。通过轧边法进行轧制,中心偏析部有时会在腹板与翼缘交错的部分、即被称为“圆角部”的部分聚集,对韧性产生不良影响。
鉴于这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热轧前的钢坯实施热处理的方法,其提出为了消除宏观偏析(中心偏析部的聚集),通过在高温下加热一定时间使Mn等扩散是有效的(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另外,提出了一种在对钢坯进行粗轧后且实施中间轧制之前进行再加热的方法,其提出为了促进扩散,通过轧制施加应变后,在高温下保持是有效的(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和3)。
另外,除热处理以外,还提出了其他消除宏观偏析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和5)。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连铸中在完全凝固前进行压下的方法。而专利文献5公开了一种将粗轧机的板坯宽度的轧边孔型形成为孔型底平的箱型孔型的方法,该方法被称为楔形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805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12292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6-12292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5-30539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7-885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一直以来,为了抑制由宏观偏析引起的轧制H型钢的圆角部的韧性降低,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对策。但是,所有的对策都存在会损害作为现有技术的轧边法的生产率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提供一种不会损害作为现有技术的轧边法的生产率、减轻了圆角部的宏观偏析的轧制H型钢及其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3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钢组合物及其不锈钢的固溶渗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