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联接器,尤其是列车联接器的变形管和列车联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0304.0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1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M.施;I.德亚克;M.霍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9/20 | 分类号: | B61G9/20;B61G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郝俊梅 |
地址: | 德国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联接器 尤其是 列车 变形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联接器,尤其是列车联接器的变形管(1),其具有两个克服阻力能够相互插套的管件(2,3);具有螺栓或螺母形式的固定元件(6),该螺栓或螺母拧入配合元件(7)或旋拧到配合元件上并由此使所述两个管件相互夹紧。本发明具有探测装置(10),该探测装置设置为检测固定元件和/或配合元件相对两个管件至少之一的转动和/或轴向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联接器,尤其是列车联接器的变形管和一种带有这种变形管的列车联接器。
背景技术
按照上述类型的联接器,尤其是列车联接器具有防撞装置,其保护借助联接器连接的车辆部分和乘客室或运输货物在较高的冲撞速度时不受损。在此存在两种吸收力的可能性,即,破坏性地吸收力和能量再生性地吸收力。为了破坏性地吸收力使用变形管,该变形管具有两个克服阻力相互可移动的管件,尤其是具有直径相对较小的管件,其通过相应较大的推力可以插入直径相对较大的管件中,其中,在推入过程中,较大的管件被撑开并且变形和/或较小的管件被压缩并且变形。在该变形中吸收比较多的能量,这是期望的。但会出现这些运行状态,其导致变形管不能直接从外观上看出的预先存在的损伤,因为发生所述一个管件例如短暂推入另一个管件中,而这不会立即看出来。但这种预先存在的损伤减小了变形管的后续吸收能量的能力,因此必须更换预受损的变形管。
传统地在实践中通过可视检查和/或声音试验实现变形管的监控。为此,有待监控的变形管必须自由可触及。但变形管日益进步地整合到联接器中或有待连接的车厢部分中导致,不是所有的待监控的区域都可以自由触及并因此检查是很耗费的。
为了简化检查过程,目前使用销钉形式的机械指示器,该销钉从两个管件之间的接口附近这样地引入具有比较小外径的管件中,使得在两个管件彼此插套时具有较大直径的管件使突伸出另一个管件的销钉弯曲并因此尽管两个管件后来彼此推离到原始位置中都可靠地显示,发生了变形。但这种销钉的解决方案总是需要对变形管的引入销钉的区段可视检查。
以前的监控,如图所示,仅限于变形管的两个管件之一是否轴向地插入两个管件中的另一个管件。虽然通过这种检测也检测到变形管的仅暂时的临界变形,但存在变形管的其他对安全重要的构件,其状态对变形管的功能产生影响。因此,两个克服阻力可伸缩的管件相互夹紧。为此,传统地设有螺母,该螺母旋拧到拉杆上。拉杆固定在两个管件之一中并且沿管件的纵向延伸直至穿过另一个管件的端面。螺母旋拧到该导引穿过端面的端部上,使得两个管件克服所述的阻碍相互插套的阻力夹紧。若现在螺母松脱,则夹紧不充分并且两个管件可以从期望的定向中相互移动。因此,传统地不时地借助内窥镜摄像头控制螺母或其在螺纹上的位置。这是耗费的并且限制了控制精度。此外存在较长一段时间不识别螺母松脱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按本发明类型的用于联接器,尤其是列车联接器的变形管,它在其安全性方面相对于已知的实施形式得到改善。
按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变形管解决。在各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变形管的有利的和特别适宜的结构方案以及列车联接器。
按本发明的用于的联接器,尤其是列车联接器变形管具有两个克服阻力可相互插套的管件。形成阻力的方式例如是,第一管件,即内部管件通过轴向端部这样地插入第二管件,即外部管件的相对置的轴向端部上的径向扩宽部中,使得第一管件在端侧在径向扩宽部中抵靠在第二管件上。在接口处,可以在第一管件上必要时还连接有滑动元件。通过足够大的轴向力,在变形管触发时,内部管件然后进一步抵靠外部管件被插入,使得外部管件扩宽,其中,能量被耗尽。
按本发明的变形管具有螺栓或螺母形式的固定元件,其拧入配合元件中或旋拧到配合元件上并且由此两个管件相互夹紧。配合元件例如是拉杆,该拉杆通过其第一端部连接在两个管件的第一管件,例如外部管件上,或承载两个管件的第一管件的结构上并且通过与第一端部相对置的第二端部贯穿第二管件的端面并且在贯穿部的端侧具有螺纹,在该螺纹上拧有螺母形式的固定元件。因此,螺母位于第二管件,尤其是内部管件的径向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未经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0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